稷山县景点 稷山县景点十大旅游景点

稷山县景点1

稷山县景点 稷山县景点十大旅游景点

文章插图
稷山县的景点有稷王庙、丁庄李家大院、大佛寺、三义庙、法王庙等 。
1、稷王庙: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献殿、后稷楼等 。
2、丁庄李家大院:坐南向北,由一条东西巷道把整座大院分为南北两排,整座大院由十二座独立的四合院组成 。
3、大佛寺:又名清凉院、佛阁寺,因寺内有一依崖雕塑的巨佛,故俗称大佛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 。寺
4、三义庙: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其位于西位村北,三义庙坐北朝南,现存古建献台、献殿、钟鼓楼和正殿 。
5、法王庙:坐西朝东,一进院布局,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梁架题记及碑文记载明、清均有修葺或增建,现存山门、乐楼、正殿 。
山西稷山这七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有些啥宝贝2稷山古称“高凉邑”,是后稷故里,古属冀川,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唐属绛州 。稷山县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境内代表文物有最大的祭祀后稷庙宇稷王庙和最大的土塑释迦牟尼像 。稷山县是晋南商贸重镇,素有“晋陕豫交界的小天津和旱码头”之称 。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 。
1、青龙寺:位于稷山县城西4公里马村西侧,始建年代为唐龙朔二年(662),现存建筑系元、明遗物,占地约6000余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大小殿宇8座 。前院南有四大天王殿三间(现改为山门),东为十王殿三间,西为罗汉殿三间;后院以中殿和大殿及东西两厢为主 。中殿三间左右垛殿各一,中殿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建,两旁垛殿亦为元代遗物 。中殿左为祖师殿,右为青龙殿 。
中殿四壁的“水陆画”,是青龙寺壁画中的精华所在 。全部构图共有人物300多,分画在130平方米的墙面上 。北壁上绘画内容是十八罗汉,下为十殿阎君、六道轮回等,另有阴曹地府行刑场面,是明代的 。西壁上三世佛、礼佛图、道教万神图,还有东墙、南墙画都是元代建殿之初时绘的,画面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流畅,色彩柔和协调,人物繁而不乱,人体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形象生动,衣饰飘然,栩栩如生 。它继承了我国唐宋以来的绘画表现技巧,被视为元代绘画之杰作 。
2、稷山大佛:位于稷山县大佛路大佛寺内,稷山大佛非石质和铜质,而是以土崖雕塑而成 。据清同治《稷山县志》及寺内所存在碑碣记载,该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 。寺院坐北向南,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000佘平方米 。原寺规模较大,现仅存正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 。2004年后重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正殿、文殊殿,普贤殿等,建筑均为仿元风格 。
稷山大佛寺正殿系楼阁式建筑,依崖建成造 。前有抱厦三间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 。其一楼斗拱系典型的金代构件 。单昂五铺作 。该殿原为重楼三层,道光三十年(1850年)楼阁倾圯,至咸丰九年(1859年)建翅墙,“自下而上砌以砖,上建大厦三间” 。现二层为咸丰九年所建 。正殿左右各的垛殿一间,为元时所建 。殿内存有释加牟尼坐佛一尊 。该佛像依土崖雕塑,高20米,宽6.7米,气魄雄伟,保存完好 。佛身串通阁之上下,可攀木梯登至楼顶 。
3、稷王庙:位于稷山县城步行西街北侧(后稷街),稷王庙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清道光十六年(1836)被火焚毁,二十三年(1843)重建,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 。稷山稷王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献殿、后稷楼、八卦亭、姜嫄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 。
献殿面阔六间,单檐悬山顶,琉璃瓦饰,东西两面山墙嵌有巨幅石雕 。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踩单翘斗栱,四周回廊,殿前有四根浮雕蟠龙石柱,有石雕花柱20根,以52块雕有图案的石板构成屏形栏杆 。姜嫄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覆顶 。八卦亭为元代遗构,献殿、后稷楼、钟楼、鼓楼为清代建筑 。庙内现存清代碑碣8通 。
4、南阳法王庙:位于稷山县稷峰镇西二公里之南阳村西隅,南阳法王庙坐西向东,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殿宇十八间,舞楼一座和一个清代补建的三间门楼 。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舞楼、正殿,南北两侧分别有后土殿、十帅殿、九曜殿、七星殿和南北配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