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后战车为何就在战场上消失了?古代战车为何会退出战场?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何时开始用驾马的车子参战,至今还不十分清楚 。有人从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前所作《甘誓》说,军中有“左、右、御”之名,认为是指车上位于左侧(车左)、右侧(车右)和居中驾车(车御)的武士,推测当时已使用战车 。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商汤灭夏,战于鸣条时,军中有七十辆战车 。到了周代,车战日趋兴盛,周武王伐纣时,军队主力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而诸侯兵会于牧野时,有战车四千乘之多 。战车速度快,冲击力强,特别是在开阔地带作战,具有步兵无法抗拒的优势 。所以自商以后,尤其到两周时期,战车部队和车战战法得到长足的发展,战车兵逐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马驾的战车和附属的徒步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 。判断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的数量来计算 。总之,当时的战车兵就相当于天的机械化部队,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先进的军事武装 。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主要是看你的战车有多少,当时(大国)强国又称“万乘之国”,可见战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
中国古代的车乃至战车是什么模样?过去因为仅见于文献的记载,所以人们并不知其庐山真貌 。可是综合一些出土古车资料,我们终于可以知道当时车子的模样了:它们是木质,独辕,两轮,车厢方形并从后面开门上下 。车辕后端压置在车厢下的车轴上,辕尾稍露在车厢后 。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轭,用来驾辕马,一般是驾两匹或四匹马 。车轮轮径较大,装有十八至二十六根辐条 。
考古发掘出土的殷商古车,相当多的车上和车旁发现了兵器,表明它们应该是用于作战的战车 。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第175号车上,就有铜戈、铜镞等实用兵器;殷墟西区M43车马坑中埋有一辆前驾两匹马的车子,车厢里放着一个皮质圆筒形矢箙(箭囊),内装十支利箭,都配着铜质箭镞,箭囊旁还有一件铜弓形器和两柄铜戈 。这两车都应是战车 。另外,一些车上虽然没有兵器,但所属墓葬中常有成组的兵器出土,所以其中也可能有战车 。
出土的战车甚至可以反映出作战时车上乘员的情况 。比如山东胶县西庵乡出土的一辆西周战车上,放有两组青铜兵器,靠右侧的一组只有一柄戈;靠左侧的一组有戈、戟各一件和箭镞十枚 。这两组兵器出土时的位置,正好说明了车上乘员的位置:根据记载当时一乘战车上应该有三名乘员,主将的位置居左,那一组制作精美的戟、戈和防护装具,正是为他所用的 。右侧位置是主将手下的武士,为“右”(或“戎右”),是战时的主力 。在主将和戎右的中间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 。这样的位置,恰好和文献中战车乘员配备及战时情形相吻合 。再从已经发掘出的商周车子的车厢宽度考查,一般宽在130-160厘米,进深80-100厘米之间,并乘三人是完全可能的 。
由于战车上的乘员都是站立在车厢中作战的,所以他们身着铠甲的甲身都很长,与后来骑兵和步兵所穿铠甲不大一样 。乘员中戎右因为要挥臂格斗,故只在肩部加有披膊;御者的职责是驾车,因此两臂披膊向下延伸,一直护到腕部,并且还接缀舌形护手,在颈部加有高高的“盆领” 。车战武士这样的护甲形制,一直沿用到秦代,在秦始皇陵陪葬陶兵马俑坑出土的木质战车上,驾车的驭手就身着这样的护甲 。
除了战车乘员外,驾车的辕马也披挂了皮革制成的甲衣 。湖北随县擂鼓礅一号战国墓里出土的大量皮质甲片中,就有用来编缀马甲的甲片,据同墓随葬的竹简文字记载,当时的马甲有彤甲、画甲、漆甲、素甲等多种 。保存较好的马甲,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中,马甲胸颈部有25片甲片,分5列,每列5片;躯干部有48片甲片,左右对称,各分4列,每列6片;还有保护马头部的皮甲胄,由顶梁片、鼻侧片、面侧片等6片甲片组成 。这套皮马甲能够有效地保护驾车辕马的头、颈和躯干免遭敌方箭石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