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大事件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简述( 四 )


天猫平台为商家提供各种店铺的大数据,方便商家针对这些数据对店铺的运营做出及时调整 。天猫平台从一开始便为所有入驻店铺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和市场支持,比如天猫服务数据看板包括多种服务指标(天猫退款纠纷率、天猫退款完成市场等)和DSR相关指标等,商家可以通数据监测该店铺的运营状况 。
六、2012年:阿里私有化落幕,未来大阿里帝国若隐若现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代码1688)在香港联交所退市,市场瞩目的阿里巴巴私有化落幕 。此次退市并非是一个结束,而是阿里未来整体上市的一个开端:
未来整体上市缔造大阿里帝国
B2B业务退市后一个月,阿里巴巴集团即宣布将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以数据为核心的多元化大生态正在形成,而此后在2014年阿里美股上市前,阿里频繁收购,陌陌、新浪微博、高德软件、PPTV等等并购项目,均出现阿里巴巴的身影,前后涉资上亿美元 。最后在2014年美股上市时,除了内资控股的支付宝和新成立的菜鸟网络外,其他业务均注入到上市资产 。
B2B业务转型或对公司业绩形成冲击
阿里巴巴早年的盈利模式着重于提升付费会员数(吸引制造商及批发商通过其网上交易市场销售产品),从而实现营业收入增长,不过2011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业务重点从增加会员数转移到提升买家在阿里巴巴网上交易平台上的使用体验,这令付费会员数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阿里巴巴也表示,公司对此战略的长远前景充满信心,但认为这很可能会对公司中短期内的财务表现带来影响 。
去雅虎化更有利于阿里进行自身的战略规划
2005年,雅虎向阿里巴巴投资10亿美元,同时以雅虎中国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权,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 。不过二者之间摩擦日益增多,2012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动用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 。
回购完成后,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管理层持股比例上升到31.7%,并通过董事会2:1:1的结构以及表决权股份,夺回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同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将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同时也放弃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这有利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自身的战略规划 。
七、2013年:菜鸟网络赋能物流,铸造新零售供应链
2013年5月28日,阿里、顺丰、三通一达等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立菜鸟网络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以及第三方社会机构的数据,致力于实现物流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使物流公司和商家的信息对称化程度获得极大提升 。
菜鸟网络的建立一方面标志着与合作伙伴打造的全球智慧物流骨干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则标志着阿里打通了线上线下、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任督二脉,同时实现了“新零售”所注重“快”和“廉”:
京东模式为“自建仓储”重资产模式
京东是典型的自建仓配,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垂直一体化服务,打造闭环供应链,另一方面自建物流基础设施保障了京东的包裹在速度、服务体验上超过依托第三方配送的淘宝、天猫,缺点在于投资大资产重,需要不断融资 。
菜鸟“线上运营 第三方配送”轻资产模式
菜鸟打造的是一个面向零售范畴的共生物流生态,天猫仅负责线上平台运营,仓库大部分以租赁为主,物流体系则由阿里旗下菜鸟 第三方配送联合实现 。即将商品、商家、消费者、库存和物流方式等要素数字化,提前备货(货物先行),依托菜鸟覆盖全国的仓配网络集约化配送 。轻资产模式令菜鸟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