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大事件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简述( 二 )


二、2003-2004年:C2C淘宝网战胜eBay,2B到2C转型的开始
2003年5月,购物网站淘宝网于马云公寓内创立,淘宝网被定位为C2C购物平台,同年美国的互联网巨头ebay巨资收购了国产企业易趣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从事C2C线上购物业务 。阿里与与ebay(易趣网)展开一场“蚂蚁和大象之战” 。2004年,支付宝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C2C业务是阿里完成原始客户积累的重要砝码,淘宝网的兴起也标志着阿里2B到2C业务转型的开始:
重用户增长而非企业盈利,淘宝战胜易趣在C2C独占鳌头
易趣网照搬ebay的商业模式,上架一个商品收取1-8元的费用的同时,交易成功还要收取2%的手续费,而当时的国内电子商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马云随即决定淘宝网三年内不向任何入驻的商家收取入场费以及交易费,这造成了客户源源不断地从易趣网转向了淘宝网,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截止到2006年第四季度,淘宝网在C2C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这场蚂蚁和大象之战以淘宝网胜利而告终 。
第三方支付服务是西方国家在交易双方不能够互相信任的条件下,通过第三方公司达成交易目标的一种制度 。彼时诚信问题在网购环节中重要性与日俱增,马云先知先觉,赶在易趣把其第三方担保交易平台贝宝(paypal)引入中国之前成立了支付宝,为淘宝用户的快速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4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7.2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升高7.78% 。
其中,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份额夺得移动支付头名,且份额较三季度再度扩大8个基点,腾讯金融以38.8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
三、2007-2008:B2B业务港股上市暴跌,双十一成网购狂欢节
2007年,恰逢全球科技股大热和香港投资热钱膨胀时期,阿里巴巴B2C业务分拆上市,融资17亿美元,创港股融资纪录,市值超200亿美元 。上市首日,阿里股价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92%,12月3日,阿里股价触及41.8港元的高位,不过此后股价一落千丈,2008年10月,一度跌到3.46港币 。
同一年,张勇推出“双十一”概念,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诞生标志着线上交易形式已经由之前的作为零售产业的补充渠道之一,转型为拉动中国内需的主流形式,由此开始全面倒逼传统零售业态升级 。
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担忧2C业务烧钱令港股暴跌
复盘阿里巴巴当时股价暴跌的原因有几点:第一,全球性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恒生指数从高位31958.41点,下跌至2008年10月的低点10676.29,跌幅高达66%;第二,市场担心2B业务要不断输血亏损的2C业务 。
2008年4月10日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上线,7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追加淘宝20亿元投资;10月8日,淘宝网总裁陆兆禧在北京宣布,未来5年对淘宝网投资50亿人民币;但彼时的淘宝却一直处于烧钱状态,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 。市场担忧阿里拿着2B上市募集的资金搞非上市的2C业务 。
张勇令淘宝重回巅峰,双十一成“网购狂欢节”
在淘宝商城陷入困境的关键时刻,马云任命张勇为淘宝COO兼任淘宝商城总经理 。张勇对于淘宝商城业务模式进行了整改(如站内点击付费广告、钻石展位等各类品牌广告,以及各类增值服务),引入淘宝合作伙伴等,进而推动了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崛起 。2008年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同一年,张勇带领团队推出“双十一”概念,尽管当年的淘宝的双十一活动只有27个商户参加,但2008年双十一整个平台交易额是5200万元,达到当时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