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拉饶家驹,以一己之力守护30万平民的英雄不该被遗忘( 三 )


抗日战争爆发后,路易·卡拉姆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战事 。在上海,他多次参观南市难民区,1937年和1938年,他把难民区的种种做法写入报告,汇报给日内瓦总部,写得十分详细和具体 。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路易·卡拉姆如何与饶家驹认识?他是否也深受感动,所以才会在报告里反复提及、宣传上海南市难民区?答案,我们仍然不知,只能静待学者的翻译和整理 。
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里,饶家驹的南市难民区案例被写进其中 。
丹尼尔·帕米尔耶里
丹尼尔·帕米尔耶里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图书馆与公共资料馆历史研究员,他对饶家驹给出了非常高的历史评价,他说:
“据我所知,饶家驹安全区是被国际认可的第一个成功建立的国际安全区,它是一个中立的保护区,它没有先例 ,是一个战时成功建立的,保护平民的管辖区 。我认为饶家驹开启了一个保护区的新模式,这个模式现在仍被一些有冲突的地区所使用,如果人们想建立安全区的话,也会借鉴饶家驹安全区的经验 。”
弗朗索瓦·比尼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大会委员,也是历史学者,他认为南市难民区对20世纪下半叶的战时平民保护和战争中立区建设具有重大启示 。
在这个体现全世界人道主义精神光辉的房子里,委员会的人一边点着资料,一边介绍说,《日内瓦公约》中的某某条,就是根据上海南市难民区的案例而来;某某条,又是受到上海南市难民区的启发而来……
对于战争的历史,再没有什么比拯救人的生命,更能触动心扉 。

我们不该遗忘 。
墓地:远在郊外,简朴难找
最后一站柏林,是饶家驹的安息地 。
1945年,从中国回到家乡的饶家驹并没有放下人道主义救助的事业 。受联合国难民署委派,他担任巡视员,依然奔走在欧洲各国间,在炮火中、废墟里,继续从事难民救济工作 。他到过波兰,之后又赶往战败后的德国 。
发现饶家驹墓地的是当地撰写地方志的历史学者克劳斯·佩格勒 。2013年,国内有学者循着拉贝这条线索,无意中发现了关于饶家驹的只字片语,这才找到克劳斯·佩格勒 。
克劳斯·佩格勒说起了他所了解的饶家驹在柏林的最后岁月,以及饶家驹墓地的变迁 。
饶家驹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操劳,身体越来越差 。在柏林时,他因为过于虚弱摔了一跤,此后被发现得了白血病 。
1946年9月9日,饶家驹已经病危,躺在床上,想要一杯香槟,边上的人用汤勺喂了他几口 。此时,他已经非常虚弱 。10日,饶家驹开始昏迷,于16时40分去世 。
最初,饶家驹被安葬在弗瑙的法国国家公墓 。1951年,法国国家公墓改建搬迁,墓地中安葬者的遗骨大多被迁回法国,也有一部分被转葬至柏林市郊的圣湖柏林湿地公墓 。而饶家驹的家族已经没有后人,他的墓地留在了柏林 。
那天天气尚好,圣湖柏林湿地公墓里空无一人 。放眼望去,只有成片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墓碑群 。
本以为,找到饶家驹的墓碑大概需要一番时间 。巧的是,来了一位戴着小红帽的老太太,她上前主动询问需要什么帮助 。寻访团成员回答:“我们在找饶家驹的墓碑 。您听说过饶家驹吗?”
本来不抱任何希望,哪想到老太太立即点头,一脸兴奋地说:“我知道这个人!我听我丈夫提起过,走,我带你们去他的墓地 。”
原来,还是有人记得他 。
尽管老太太已经不知道丈夫为何记得,说不出更多内容,但是她记得墓地的位置,拐两个弯,就在公墓的法国墓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