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 二 )


从这封信的内容上看 ,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认识:
【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其一、吴与弼与徐希仁的情谊非同一般 , 他们之间像这样的感情和学术交流应该是经常发生的 。否则 , 像“足下尝向仆称道慨慕人之善 , 则知圣人之道之为美 , 又向仆致自不足之叹 , 则岂非同于仆之懑耶 。”之类的知心话 , 是不可能有的 。并且 , “仆辱厚于足下有年 , 古人重于交友者 , 资以辅仁 , 仆敢自私哉 。”也无从谈起 。常山明清县志记载:吴与弼曾多次到常山看望早年老友徐希仁 , 并在其家中居住 。这也佐证了吴与弼同徐希仁之间的感情和学术交流是经常发生的 。
其二、书信表达了吴与弼一贯重视教育和“学为圣贤”的教育思想 。吴与弼毕生从事教育活动 , 始终以培养一种“圣贤”为标志的道德人格为教育目的 。所以 , 才会有书信的一开头就说:“仆闻天下之至美者 , 莫如圣人之道 , 昭明易见 , 简易易行 , 然世鲜能之者 , 不学故耳 。”在这里 , 吴与弼认为 , 虽然圣人之道是“昭明易见 , 简易易行”的 , 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教育的重要 , 如果离开学习 , 就不可能知圣人之道而达到成圣的目的 。
其三、书信自始至终流露着吴与弼的一片真情 。信中说 , 通过一个春天对“四书”的系统学习和反思 , 在圣贤之道的知行上获得了深度的认识 , 藉以此养诚心 , 从而实现诚者的“自得”与“自与”境界 。这不仅消除了十余年来的懑闷情绪 , 也解决了“事物交前 , 理欲互战”的道德僵局 , 守得了本心 , 证明“圣人之道果易晓也果易行” 。他大胆而自信地指出“将释子之懑而进子于乐地 , 不难矣”的愿景 , 并勉励徐希仁勇敢地细读圣贤之书 , 一起共证圣贤之境 。可谓情真意切 。
谆谆教诲助郑伉成名儒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四十九《理学·郑伉》及相关史料记载 , 郑伉(1434—1480) , 字孔明 , 家居常山象湖 , 幼有神童之称 , 三岁闻父母哭而知其哀 , 五岁诵故事 , 十三岁读书主攻科举考试的学业 , 为文“文理蔚然” 。二十岁为博士弟子员 。但进入每三年一届的省试 , 却一再不合、屡试不第 。经过深思熟虑 , 郑伉决定放弃走科举求功名之路 , 曰:“显亲扬名 , 恐不在是(指科举)也 。”
弃考之后 , 郑伉走进江西丰城 , 拜名儒丁潜轩之门下 , 求践履实学 , 以圣贤自期 。后来又拜当时名儒、教育家吴康斋先生于崇仁 。康斋设馆收徒有严格的《学规》:“读书须专心致志 , 不出门户 , 痛下功夫三五年 , 庶可立些根本 , 可以向上 。如或作或辍一曝十寒 , 则虽读书百年 , 吾小见其可也 。”为此 , 康斋对郑伉说:“此间功夫(学习)非朝夕可得 , 恐误子远来 。”意思是说 , 如果想要“早栽树 , 夜遮阴” , 一步登天的话 , 就不必耽误时间了 。郑伉已下定决心 , 当即回答说:“此心放逸(不受拘束)已久 , 求先生收之耳(收留我) , 敢欲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