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战役揭开了华中华中反攻的序幕

车桥是江苏淮安县城东南20千米的一个大镇,位于淮安城、径河镇、径口镇、曹甸镇之间 。明朝末年建筑时,因镇边无桥,以水车代桥,故名车桥 。1943年春,日伪军大举扫荡,韩德勤不战自溃,使几十个村镇,数十万同胞沦于日军铁蹄之下 。从此,日军盘踞在这里,构筑坚固的堡垒,加筑据点50多个 。日军曾叫嚣,车桥防御固若金汤,新四军若打下车桥,日军则自动退出华中 。
采取“掏心”战术
1944年2月春节前后,敌后抗日根据地苏中地区在驻地东台县三仓河召开苏中区党委扩大会议 。到会的各分区、地委和各旅的负责人和苏中区党委粟裕、陈丕显等负责同志一起,一面就着木炭盆取暖,一面讨论形势和任务,安排新一年的工作 。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 。这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意大利宣布投降,苏联红军发动了强大的冬季攻势,德寇已基本上被驱逐出苏联国境,德国败局已定 。在亚洲,日寇在太平洋战场连续失利,又遭到中国敌后各战场军民沉重打击 。华中敌后也发生了变化,苏中四分区的反清乡、三分区的反清剿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军已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 。“今年消灭希特勒,明年打败小日本”的响亮口号传遍各地 。但斗争仍是艰苦的,日军妄图依靠大陆,作最后挣扎 。苏中抗日根据地当面敌寇军事力量仍很强大,各个分区被分割的局面还没有改变,领导机关经常处于流动状态 。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训练干部和训练部队、发展生产都很不利 。
车桥战役 —华中反攻的揭幕之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迎接大反攻的到来,参加党委扩大会的同志经过分析,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战役,以改变当前的局面 。大家认为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主观条件是具备的 。反清乡、反清剿斗争的胜利,使军民斗志高昂;主力地方化以后,部队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斗争中又发展了一批次于主力团战斗力的县独立团;通过集中的冬季练兵,部队的战术、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 。同时,政治工作也发挥了威力,部队开展了群众性的拥干爱兵运动,士气更加旺盛 。
新的战役选择在哪里呢?会议经过分析和比较,一致同意发起车桥战役 。由于粟裕师长是苏中区党委书记,要继续主持会议,区党委决定由叶飞(时任1师副师长兼1旅旅长)到前线负责指挥这一战役 。
【车桥战役揭开了华中华中反攻的序幕】对如何夺取车桥,1944年2月,苏中军分区在车桥战役前,于东台三仑河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讨论了3个作战方案:第一种作战方案是先集中力量攻占径口,然后再取车桥;第二种作战方案是径口、车桥同时攻击;第三种作战方案是先打车桥,再打径口 。大家认为,第一作战方案虽然背靠新四军第三师根据地,便于大兵团运动,但日伪军对径口防卫甚严,即使攻下径口,再取车桥,定将付出重大代价 。第二方案虽能达到速战速决的要求,但兵力分散,不易实施机动,一时不能得手,即陷于被动,造成整个战役失利 。第三方案,利用日伪错觉,采取“掏心”战术,绕过径口、曹甸等据点直取车桥,突然进攻,出奇制胜,径口、曹甸就陷于孤立,便于我军整个战役展开 。会议经过反复比较,权衡利弊,决定采取第三方案 。
战役作战方案采取“掏心”战术,避开周围据点,直取车桥,战斗打响后就可以吸引周围敌军来援 。加之车桥以西的芦家滩地区地形比较有利,便于隐蔽兵力,伏击日伪军 。会议又决定战役部署采取攻坚、打援并举,以打援为主 。抽调新四军第1师主力第1团、第7团、第52团和苏中军区教导团、第四军分区特务团共5个多团的兵力参战 。组成野战司令部,由叶飞副师长、对先胜参谋长统一指挥 。部队编成3个纵队:以第1团、第三军分区特务营及太梁独立团1个营为第1纵队,担任淮安、淮阴方向的警戒,完成歼灭或击退援敌的任务;以第7团为第2纵队,担任主攻,完成攻占车桥日伪据点的任务;以第52团及江都、高邮独立团各1个营为第3纵队,担任宝应、曹甸方向的答戒,完成歼灭援敌的任务;以军区教导团和第四军分团特务团为总预备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