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的传奇人生:退隐不仕,躬耕自给( 四 )


“笔”和“墨”是中国画造型的特殊艺术语言,荆浩将两者做了严格界定,并且第一个提出将“墨”作为独立范畴来加以讨论 。他强调用笔既要遵循传统法则,又要加以变化,使之富于运动感,这就是他所说的“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 。进而他又提出“笔势论”——筋、肉、骨、气四势 。筋,指笔断意连,意到笔不到;肉,指用笔圆浑丰满;骨,指用笔遒劲有力;气,指用笔气韵贯通 。这些见解,与唐人论书法笔势一脉相承而又有区别,这与水墨山水画中运笔的变化、皴法的产生等新情况是分不开的 。荆浩把“墨”放到与“笔”同样重要的位置,标志着水墨山水画已达到相当水平,新的审美观念已经诞生 。他自豪地宣称:“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 。”他具体解释墨是“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即要求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象的阴阳起伏与不同色调,去掉巧饰,提倡自然,取得用笔所无法收到的艺术效果 。
正是从有笔有墨的角度出发,他对前人已有定评的名家敢于翻案 。被尊为“画圣”的吴道子,他批评为“笔胜于象,亦恨无墨”;被尊为“国朝山水第一”的李思训,他批评为“虽巧而华,大亏墨彩”;被前人不大看重的张璪,他却盛赞其为:“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及今,未之有也 。”对于王维,他则赞为“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开了后世推崇王维的先河 。由此可见,荆浩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意识的山水大家,不会人云亦云,他这种独立特行的山水精神一直影响到后世的许多大家,如关仝、董巨、元四家、吴门四家以及近代的黄宾虹等人 。
3、“四品”、“二病”论所蕴含的山水精神 。
前人品评绘画作品的成败优劣,虽分等级而无具体解释 。荆浩则不然,他对划分“神、妙、奇、巧”四品,都作了界定 。神品,大体为作画若不经意,毫不做作,而能得心应手,自然天成 。这有些类似于唐人所说的“逸”品 。妙品,意指作画前精心构思,悟想万物性情,达到符合其仪容特性,而且富于笔墨之妙 。这又似乎涵括了唐人“神、妙”两品 。对于奇、巧二品,荆浩持批评态度 。前者只重用笔变化而忽视对象的本质特征,违背物理;后者只从小技巧着眼,矫揉做作,华而不实,这是他最反感的 。
四品之说,意犹未尽,他进而论述山水画失败的两种病因——无形病和有形病 。有形病指形象的比例不当等形似方面的毛病,无形病则是画面整体性的神似气韵方面的毛病 。他认为最可怕的是无形病,不可删修,类同死物 。画病之说自荆浩首先提出,后代多有仿效者,如宋人郭若虚有“三病”说、韩拙有“俗病”说,元人饶自然有“绘宗十二忌”,明人李开先有“四病”说,清人邹一桂有“忌六气”、沈宗骞有“五俗”说、盛大士有“七忌”说等等,可见其影响深远 。
【荆浩的传奇人生:退隐不仕,躬耕自给】通过对《笔法记》的简单剖析,可以看出,荆浩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水墨山水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理论家 。《笔法记》所蕴含的山水精神既是他创作经验和审美理论的体现,也是我国水墨山水画早期阶段的理论体现和总结,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
四、结语 。
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青绿设色,勾线填彩 。从盛唐、中唐开始出现水墨山水画,属于开创者行列的有张璪、王维、王洽等人,然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风气 。到五代,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经荆浩进一步发展,上升为理论性的“有笔有墨”,并对水分运用也更加讲究 。用笔与水墨相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在绘画审美观上是一种拓展,在技法上也显然有助于消除那种刻板的笔迹 。荆浩开创的大山大水的绘画风格对北方山水画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