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风眠的评价是怎样的?对艺术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1977年 , 林风眠被获准出国探亲 , 并从此移居香港 , 直至逝世 。在港十几年 , 他数度赴巴西探亲 , 重游了阔别60载的巴黎 , 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办了个展 。香港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 卖画方便 , 信息灵通 , 闭塞耳目的日子永远过去了 。但他年逾八旬 , 习惯了安静生活 , 不轻易待客 , 也极少参加社交活动 。身边有义女冯叶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及展览、卖画等诸事宜 。这是他数十年来最舒心、自由的时期 。
作画勤、作品多 , 被收购、收藏的也多 , 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他在40至70年代的作品 , 大部分毁于“文革” 。到港后 , 他画了不少追忆旧作的作品 , 还是风景、静物、仕女、花鸟和戏曲人物 。新增加的画题 , 有基督、修女、梦境、屈原等 。总起来看 , 他重现了呼唤人道、吟颂生命两大主题 , 风格更加自如、奔放和强烈 。
这时期的风景画 , 许多是对西湖的回忆 。他曾说 , 在杭州时天天到苏堤散步 , 饱看了西湖的景色 , 并深入在脑海里 , 但是当时并没有想画它 。在上海时最多画的是西湖秋色与春色 , 嫩柳、小船、瓦房、睡莲 , 无限宁静优美 。到香港后 , 这些景色再次出现在笔下 , 以秋色为多 , 金黄色的枫林、青色的山峦 , 在阳光下灿烂而又凝重 。低矮的小屋 , 在暮色中闪亮的溪水 , 又与他晚年的乡思连成一片 。
另一些风景 , 墨色浓重 , 境界晦冥 , 犹如彤云密布、夜色初临或黎明未开之时 , 在阵阵雷鸣中所望见的山景 , 云雾飞动 , 连山石林木也呈奔腾之势 , 与上海时期风景画的清寂特质大不相同 , 好像埋藏着的原始生命力爆发了出来 , 溢于画幅 。林风眠在50年代游过一次黄山 , 画了几十张草图 , 心情很激动 , 但归来后并没有专题的黄山创作 。70年代末 , 他忽然画黄山了 。这些黄山图并没有表现云海的缥缈、山峰的青翠、境界的幽深 , 而是以粗犷的笔触、热烈的色彩描写山间灿烂的晚照 , 表现出一种痛快淋漓的恢宏气象 。这是老画家对黄山印象的抒写 , 也传达了他历经“文革”劫难之后 , 在新时期新环境所获得的生命感受 。
这个时期 , 仕女画多了些 , 大致保持着如诗如梦的一贯性格 , 但也增加了动势 , 变得姿情活泼、妖冶艳丽了 。40年代曾画过的裸女题材重新出现 , 丰满的肌体、圆润的曲线、马蒂斯和莫底格里阿尼式的姿致 , 表现出青春生命的娇鲜与渴望 , 令人想起毕加索晚年富于性感的人体作品 。当然 , 林风眠单线平涂的裸女 , 洋溢着东方式的节奏和韵律 , 和西方人体艺术有很大区别 。但无论如何 , 像林风眠这样追逐现代情趣、表达生命爱欲的老画家 , 在中国是罕见的 。
古装人物和戏曲人物也相对增加了 。有些还沿着60年代的形迹 , 捕捉动势 , 探索变形 , 赋予舞台人物以新的感受 , 如《芦花荡》里的张飞 , 《白蛇传》里的青儿和白素贞 , 以及《宝莲灯》中的人物 。80年代的《火烧赤壁》 , 借鉴舞台形象 , 用平面切割、符号象征和狂放的直线 , 以及黑、红两色的对比 , 刻画出空前强烈的戏剧性场景 。画家对力与美、善与恶、历史与现实的感受 , 都收纳在悲壮而纷乱的画面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