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早朝后管早饭但吃饭不守规矩会被处分

在唐朝关中,尤其京师周边地区灌溉设施修建及管理大大增强,冬小麦产量迅速增加 。长安城里,人们开始流行吃面食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饼的种类和加热手段,可以说在唐长安城基本上也都全部出现了 。所以在某些层面,我们今天吃的早餐,和唐代长安百姓所吃的,也差不到哪里去!比如煎饼,在当时就很流行 。有记载说,元和十二年(817年)宣阳坊户部吏员家的夜宵就是喷香的煎饼 。
网络配图
在安邑坊的巷口,每天一大清早,就有卖饼的人在那里吆喝 。元和十年(815年),刑部侍郎刘伯刍住在这个坊里,他看见那人可怜,给他许多钱做本,每天早晨上班时,都会顺路吃饼 。
天宝九年(750年)六月左右,在升平坊的北门内侧,有一间门面房,挂着帘子,里面住着一位卖饼的胡人 。他每天拂晓,就点起炉灶 。那一会儿在他门外的路边,已经挤满了等待击响晓鼓、打开坊门准备出去上班办事的人们 。这些人纷纷来到他这里买早点 。
同样在春明门附近,大和(827—835)初年也有一家在晓鼓敲响前的清晨卖早餐的店铺,生意照样很是红火 。大历十二年(777年)的一天早上,上书左仆射刘晏起来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又着急上朝点卯(点名,如同今天公务员上班时的签到),恰巧在路上看到有卖蒸胡饼的,就买了捧着大嚼起来,边走边还给同路人赞叹:“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网络配图
还有一天清早,一个新科进士在住所的巷口买糕,这时适逢几个吏员路过,他就赶紧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并说相请不如偶遇,爽快地请几位可能会成为同事的人吃了早点 。
在长安城里,既能看到大街小巷的饭店,也有小贩把饼装在小车上推着边走边卖的,可以说非常方便 。宣平坊的一位老人和贺知章住对门,贺知章感觉他道行很深,就和妻子拿了一颗明珠去向他请教,结果老人转手就给了隔壁的小孩子,让替他换了三十多个胡饼 。有些人买的饼吃不完了,到处胡塞 。西市一个商人家养的狗,就是因为过多吃了行路人扔下的饼,差点噎了个半死!一些饼店还经营旅馆,尤其开设在权贵宅第附近的饼店,因为奔走者众多,一人要出到一千钱的高价才能住下 。这些都是见于历史记载的 。
网络配图
不过对于那些被允许能经常参见皇帝的官员,早朝完毕后,朝廷还会管他们一顿早饭,吃饭时也得守规矩,行为稍有不检点,就会被参劾,遭到处分,看来这碗饭也不好吃 。午后下班,吃饭就在自家,或者和朋友们聚餐娱乐了 。
【唐朝官员早朝后管早饭但吃饭不守规矩会被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