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2000多年来,孔子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直闪烁着不朽的光芒!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文化巨匠为一体的孔子,早已超越了历史的时空,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与骄傲!但是,孔子并非天生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与志向,“学而优则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坐标,只不过,孔子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从政报国的运气与机遇却着实差了点,历史没有给孔子从政报国的机遇 。也可以说是仕途的失意,逼迫孔子不得不转行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而后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
一:早期的孔子办教育不过是曲线救国、想进入政界而已 。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4920px),臂力过人,且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当然孔子还喜欢喝酒、只是不耍酒疯而已!
早期的孔子一心想走仕途,想通过做官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目的 。当然,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讲,是很普遍的想法 。所以早年的孔子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 。可惜当时没有科举制,否则以孔子的学问,金榜题名估计不是什么难事 。但此时的孔子人微言轻,其想法并没有引起当时权势阶层的注意,尽管孔子20多岁时也先后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业的小官,史称“委吏”“乘田” 。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而已!用孔子的话说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仅此而已!可见,此时的孔子做的不是官,是寂寞!在这段时光里,孔子虽然与牛羊田地为伴,但他始终在寻找着仕途大发展的机会 。
当时的鲁国百家争鸣氛围非常浓厚,各种思想潮流激荡澎湃!孔子以自己的聪颖和勤奋很快就成为闻名乡里的知识分子,于是,孔子终于发现了新事业------教育 。不能通过做官影响别人,就用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来影响别人,进而达到曲线进入政坛的目的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的孔子开始广收门徒,传道授业解惑!且门庭若市,学生众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弥众、至远方来!莫不受业焉!可见,孔子收学生办教育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仅如此,教育让孔子小有名气,开始引起了权势人物的关注,在孔子40岁的时候,仕途之门悄悄的向孔子打开了 。在孔子40-54岁间,曾先后担任中都宰(相对于现在的市长)、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和大司寇(相当于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部长),并代理鲁相职务,孔子逐渐的走向了其政治生涯的巅峰 。
二:孔子的确具备一定的从政智商 。
在孔子逐步走向其政治生涯巅峰的进程中,屡次显示出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 。公元前517年,也就是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兵变,《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 。”那么在这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孔子在干什么呢?他是站在哪一立场上呢?具体从事了什么活动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当时孔子在齐国 。或许,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吧!明哲保身也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罢!以孔子早期的经历看,他应该站在鲁昭公一边,毕竟,儿子出生时昭公曾送鱼庆贺,这点感恩之心圣人孔子应该有之 。但这场政治斗争的结局却是昭公惨败,不得不往齐国避难!也许孔子早就看出了斗争双方的胜负,所以以“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从这点看:不亏是老子的学生,此举无异是保全了自己,为后来的崛起积蓄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