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张之洞视察琼州:亲自选择筑炮台的场址

导读:不论是130年前的中法越南之战 , 还是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 , 张之洞都是一个强硬的“主战派” , 主战不能光靠口号 , 还要付诸行动 , 那就得有实力 , 才能有备而战 。史书称张之洞爱讲“大话” , 也会做“大事” 。1884年 ,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爆发之后临危受命 , 赴任两广总督 。战后 , 张之洞更加感到南疆和海防的重要性 , 尤其是海南岛 , 在张之洞眼中是军事战略重地 , 只能固守 , 不可丢失 。这也许便是他在1887年巡察两广四地时 , 将海南岛作为第一站的主要动因 。
1885年 , 中法越南之战结束后 , 张之洞一如既往地重视海南岛的防卫功能 。这一年农历九月初四日 , 他上了一份奏折——《筹办廉琼炮台折》 , 奏请在廉州和琼州设置炮台 , 以此控制香港和越南之间的海路 。张之洞的计划是:在海口关以西的西场、金牛岭等处 , 砌筑炮台十余座 , 配装克虏伯大炮十余尊 , 在堤垒再配小炮二三十尊;港内敷设水雷 , 配置雷艇 。所有这些军事装置 , 需要白银40万两 。他的奏折被批给户部商议 , 但此事似乎不了了之 。
两个月后 , 张之洞下令广东营务处 , 勘测沿海地区的港汊 , 并委托水雷局教习詹天佑选带测绘学生 , 洋务委员辜鸿铭带领洋兵随同 , 前往各个港汊详细勘测 , 绘制了13个海防图 。已故海南籍台湾学者苏云峰在查考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的《札委各员测绘海口图说》后 , 发现詹天佑和辜鸿铭等人测绘的13个海防图中 , 就有一个是“琼防图” , 包括铺前所、青蓝港(今清澜港)、儋州海口和崖州海口等地 。在历史的转折期 , 那些与张之洞多少有些关系的“小伙伴们” , 日后都成了名垂史册的人物 , 像詹天佑和辜鸿铭便是其中的两位 。
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二月初二 , 张之洞亲自率领测绘生员(不知道他们当中是否有詹天佑和辜鸿铭)从广东省城乘坐轮船出海 , 开始视察琼、廉、钦、潮四处海防要地 。张之洞此行的顺序是琼州海口、廉州北海、钦州洋面和潮州汕头 , 他在出行前(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奏的《巡视海口折》中 , 言明了自己的巡视目的:视察筑台设立卫戍处所 , 测量兵轮出入的要隘 。出发前 , 张之洞还周知各级下属文武官员 , 不要预备行台和供应 , 也不必远迎 , 必须等到轮船抵达港口后 , 再前来接见 。
张之洞这一趟行程往返十余天 , 估计回到广州时也快过年了 。有意思的是 , 张之洞视察两广四港 , 除了在琼州一地进城游览之外——“到琼州 , 须进府城一看”(张之洞《致琼州镇、道、府、营、县》) , 其余三处只是登岸一巡 , 不进城里 。张之洞亲自巡视之后 , 才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 , 正式命令雷琼兵备道朱采和署琼州镇总兵李先义 , 负责督修海口炮堤、炮路和炮台工程 。张之洞亲自选择了3个砌筑炮台的场址 。
一在秀英山 , 离海口城西五里 , 地势最好 , 其山岗的高度 , 可以东西兼顾 , 应砌台七座;一在西场 , 距海口城西十里 , 地质坚实 , 可能成为敌人舢板登岸的首选 , 应砌台三座 。这两处共十座炮台 , 每台配置二十四生三十五倍口径长炮一尊 , 既可攻远 , 也可攻坚 。另一处大英山 , 位于海口城后西南 , 地势高耸 , 可以俯瞰海口全城 , 应筑炮台五座 , 配置十五生长炮五尊 。此外 , 为了防御敌人从海滩登陆 , 张之洞还要求在沿海修筑坚固炮堤一条 , 西自西场 , 东至牛始旧炮台 , 全厂5559丈 , 高8尺 , 厚2丈 , 堤墙高4尺;堤内修炮路 , 通行炮车 , 内置七生半炮车202尊 , 分为17队;堤外种植竹子和野菠萝 , 起到护堤和防敌的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