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出身考:和珅出身中上级武官并非出身卑贱

和珅,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 。将门之后,幼年丧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寒,继母乖戾 。少年和珅为求学,为生计四处奔走求贷,形同乞丐 。面对的只是贫寒和屈辱,而没有一点人间的温暖 。但这一切没有使他自暴自弃,他性格刚强,与弟弟和琳互助互勉,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己人生的制高点 。
和珅是成安宫官学校里最勤奋的学生 。他不仅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还掌握了满、汉、蒙、藏等四种语言 。他知道,在大清朝里,最有权力的应该是乾隆皇帝了,于是决定从揣摩乾隆的诗文着手,从诗文中分析乾隆的秉性与喜好 。和珅本来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长时间,他就把乾隆所有诗文背熟了 。咸安宫官学里的学生都是骄横的八旗子弟,和珅在他们身上试验自己的涵乔和忍耐力;还在那些教习面前检验自己的洞察力与献媚讨好的手段和能力,为将来有一天接近皇上做准备 。
纵观和珅的一生,他一介贫寒书生,久经磨难,对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却从未放弃过 。他所走的每一步路都要经过周密计划,从不蛮干 。他在年少时就显露出做事工于算计的过人之处 。善于反思的他在做事为人中更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以至于他在以后的运筹帷幄中很少出错 。
和珅家族的出身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记载,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鸾,其旗籍属于满洲“正红旗” 。噶哈察鸾的后代中有个叫尼雅哈纳的,由闲散兵丁随清军入关并征伐山东 。由于攻打河间府时首先登上城墙,因而被赐“巴图鲁”(勇士)称号,并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正三品) 。后经世代沿袭,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常保袭此职,由于常保堂叔阿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所以常保被特赐为一等云骑尉 。到乾隆之时,常保出任福建都统 。他死后由其长子善保(即和珅)承袭其职 。
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汉语意思是“三纲之纲” 。和珅的乳名叫善保,字致斋,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他们的家族在顺治元年(1644年)与其他八旗军民一起入关,进入京师(今北京)后,便按照当时的规制: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又按“旗分制”的规定,八旗军民严格按照旗分不同划分住处 。特别是在清朝前期,京师的内城设有按满洲、蒙古、汉军等旗籍划分的24都统衙门,各旗分别有自己的驻防领地和固定教场、学校等设施 。至于各旗人员的家居住处,也是按旗分不同,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 。一般说来,这一规定从清初至清末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 。当时的具体规定如下 。
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清皇族属于此旗),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以上三旗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 。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以上五旗为“下五旗”) 。
据清史档案与和珅的《嘉乐堂诗集》的“诗注”记载,他家隶属于满洲正红旗二甲喇,其原来的宅第坐落在西直门内驴肉胡同(民国后改为“礼路胡同”,即今“西四头条”)的东头、著名古刹“广济寺”(今中国佛教协会驻地)后面,离该寺不到一箭射程的地方 。和珅与其弟和琳都出生在这里,一直共同居住到他家的旗籍被抬入正黄旗,才迁至到正黄旗领地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大宅第,也就是现在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 。
关于和珅的出身,很多人认为他出身“低微”、“贫贱”,甚至有人说他家出身“包衣”(满语,汉语意思为:家里供使用的“奴仆”、“用人”等) 。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国际上对和珅的认识 。例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他的回忆录《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就写道:“皇帝之首相,即和中堂,其人乃一鞑靼,出身颇微,然很具有才具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