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自律一段时间后,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作者 | 梁爽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几乎每个人都知晓自律的力量,都有追求自律的想法 。许多人尝试付诸行动,但却常常遇到一个典型的问题:自律一段时间后便被打回原型 。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我们在自律的过程中混淆了以下四个方面:
我之前建了个群,申请入群者制定目标,然后坚持三个月 。
有天我呼吁坚持满三个月的读者找我聊心得 。
其中一个读者说,自律了一个多月,就被打回原形 。
她制定了三个月的计划,早上列待办事项,晚上打勾打叉,每天微博打卡 。
坚持了一个多月,中秋节那几天,因为亲友相聚,有三天没打卡,事后有种前功尽弃的挫败感和愧疚感,看着其他成员风风火火地坚持着,受刺激的她主动放弃了 。
她跟我说,打回原形比维持原形更惨,维持原形,还可以找没动力、没伙伴等借口 。
但即便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身处一群,仍然无法持续自律 。
这个问题太典型,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自律一段时间就被打回原形,我认为混淆了以下4个方面 。
01 形式&行动
打卡只是一种形式,能辅助行动,能把自律可视化,充满仪式感和成就感 。
但形式并不等于行动 。
行动是自律行为本身,有时间的情况下,形式也好好做;没精力的情况下,弃形式而保行动 。
我们女生很容易混淆形式和行动,有女友买了效率本,偶尔几天忙到没时间记录,差一页两页,还会补一补,连续忙几天,空白好几页,索性把效率本束之高阁 。
我也经历过类似困扰,后来想通了,效率本只给我个人看,使命是服务我的效率 。
假如某天某件重要事情接近截止日期,我赶死赶活都可能做不完,我应该把写效率本的时间,拿去争分夺秒赶进度 。
为了形式上的完整,浪费了时间和心情,是本末倒置 。
我中学写作文,作文本越写越薄,因为我写错一个字,就撕掉那页重写 。
但我发现获得高分的作文,页面往往不清秀,因为我把精力投入到文章的内核上,而撕掉再誊写,养眼的页面,掩盖不了错置精力后内容退而求其次的事实 。
我以前看过《神奇手帐》,作者是细致万分的手帐控,事无巨细地计划并记录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小事务 。
他的手帐形同艺术品,四种颜色各就各位,段落整齐字迹秀美,让我感觉空上几页都显得违和 。
但他说,休息时内容为空,直接把那页涂上绿色边框 。
我反而觉得这本手帐更加真实可信,更有留白美感 。
别因为形式上的强迫症,让自己背负更多负担,觉得空着别扭,写个生病、太忙之类的备注 。当形式转化为负担时,关键是保住行动 。
就算形式上是虚线,也看得清前进的轨迹 。
02 感受&事情
以开篇读者为例,事情是她在三个月的自律周期里,计划要做的具体事情 。

为什么你自律一段时间后,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文章插图
感受是过中秋节放松了自己,产生挫败感和愧疚感,对不起之前的努力,重新开始更需要勇气 。
她萌生的消极感受,拖垮了要做的事情 。
训练营为期三月,那就做满三个月再谈感受,期间会有各种感受,犯不上因为感受而耽误事情 。
打个比方,没见过哪个演员拍戏时,大谈特谈感受,都是专心拍完后,在宣传或领奖时,才表达自己的感受 。
坚持不懈、风雨无阻这些词,把过程中的感受一笔带过,但每个坚持不懈、风雨无阻的人,期间难免产生烦、累、丧的感受 。
他们只是选择事情占上风,感受占下风,在完成一个自律小周期后,再来倾诉感受,而且努力做事,早已把感受从消极置换成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