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的行政风格是怎样的北宋王钦若为官如何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
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 。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 。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天禧元年,出任宰相 。三年,出判杭州 。
宋仁宗即位,改秘书监,起为太常卿、知濠州,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 。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 。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
王钦若的行政风格是怎样的
投机取巧
邀他人之功为已功 。王钦若为太常丞、判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理欠凭由司时,度支判官毋滨古有次对他说:“全国老百姓因逃亡拖欠下的钱粮,自五代起到如今,虽政府一直在催缴,但始终上缴不了,因老百姓实在是太贫困了,负担不起 。我将疏请皇上,将这笔钱粮减免 。”王一听,认为这是桩邀功请赏的好买卖,连夜命人核算好这笔拖欠钱粮的总数和减免成数,第二日,即以他个人名义抢先疏奏真宗 。真宗一见这奏疏大惊,找来王问:“这件事难道先帝不知道吗?”王从容诡称:“先帝本来就知道的,只是他有意把它留给陛下来处理,以收人心 。”真宗听了大喜,即日下令减免钱粮一千多万担,并释放囚犯三千余人 。从此,真宗对王更器重,召为翰林学士 。后调西川安抚使还朝,又授左谏议大夫、参加知政事(副宰相) 。
迎合帝意
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 。有一次,真宗曾梦见神人对他说:“(吾)赐(汝)天书于泰山 。”真宗是迷信道教的,信以为真,并将这事暗中告诉了王钦若 。后大中祥符初年王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兼判兖州时,为了迎合帝意,伪造天书,即所谓《天书再降祥瑞图》,通过朝廷中官,奉献真宗 。
且事前部署周详,八方缝合,捏造情节,说是某年六月甲子日,有木工董祚于泰山醴泉亭之北见有一方黄绢飘摇草上,走近一看,除上有御名“真宗”二字外,其他字都不能识,便拾来请钦若过目 。钦若细看,乃知是《天书再降祥瑞图》,便盥手威仪迎奉至社首,然后又跪授中官,驰奉皇上 。同时他还说,他来到泰山任职后,曾两次梦见神人,要求增建庙庭 。
王钦若把他编的这一套鬼话一说,真宗信以为真,既封禅泰山,在泰山上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而王钦若也因此大捞一把,命他为天书仪卫副使,迁吏部尚书(因前与寇准不和,已罢参知政事,为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 。次年,又升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
挑拨离间
谗语伤人,打击政敌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方契丹(即辽国)军队大举南侵,深入到北宋都城开封以北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宋朝君臣上下惊惶失措 。为避契丹锋芒,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南京),大臣陈尧叟(蜀人)主张迁都成都,只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战,不仅不主张迁都,还主张宋真宗亲征,说当今“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若向南迁都,“所在人心崩溃”,契丹乘势深入,则天下不可保 。
最后真宗勉强听了寇准的话,稳住阵脚,与寇准一起亲征 。河北军民听到皇帝与宰相来,抗战情绪十分高涨,“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 。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由于真宗把军事指挥权全给寇准,“号令明肃,士卒喜悦”;而寇准在大敌当前,抗战坚决、果敢,指挥机智、镇定 。故宋军和契丹一接触,契丹军被“斩获大半”,并射死其大将军挞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