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简介有关于该著作的作者到底是谁( 二 )


《左传》有不少解经的内容,例如“君子曰”、“五十凡”等,但很明显是加工的痕迹,多数都没有与传文融为一体 。宋人林栗说:“《左传》凡言君子曰是刘歆之辞 。”《春秋》的一些经文没有相应的《左传》传文,例如《春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杜预注:“无传 。”
《左传》的传文没有相应的《春秋》经文,例如《左传·襄公十五年》:“(冬)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蟜送葬 。”此条无相应的《春秋》经文 。亦有“《经》、《传》不尽同”“《经》后之《传》”者 。
楚简证真伪
一批被盗卖至海外的战国楚简,由浙大校友出资于2009年得以从海外回归,并入藏浙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经过两年多的整理考释,浙大古文字学家曹锦炎主编的《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由浙大出版社正式出版 。
2012年4月24日,该书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首发布
这批战国楚简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 。首发式现场,2300多年前的战国楚简正式与世人见面 。大部分完简(含缀合后)都在23厘米左右,相当于战国尺约一尺,简头、端修治平齐 。3枚较长的简上端平齐,下端成尖弧状,尤为特殊,尚属首见 。据介绍,这批楚简初置于一个木胎漆盒内,经清理,共编号为324号,缀合复原后完整简约160枚;字迹清晰,墨色厚重,文字抄写洒脱,颇有行草意趣 。
这批印迹斑斑、长短不一的楚简与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首次证实《左传》的成书时间至少在战国时期,从而破解了千百年来关于《左传》的真伪之争,明确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的历史地位 。(浙大藏简)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介绍,竹简从海外回归后,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层层科学和考古鉴定,最终确定,是在公元前340年,由战国时期的楚国出产的 。“除了个别字外,这批楚简的内容和当今流行的《左传》本内容几乎完全一致”,曹锦炎说,“楚简《左传》的面世,是继汉代孔壁古文《左传》出土近2000年后的再一次重大发现 。”
作者之争
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
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他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成为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历代帝王对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