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middo;留不得》孙光宪原文翻译赏析,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

《谒金门·留不得》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孙光宪的词作 。此词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 。起两句,即懊恨百端,沉哀入骨 。下片换头,自写江上流浪,语亦沉痛 。末两句,更说明孤栖天涯之悲感 。通篇入声韵,故觉词气遒警,情景沉郁 。
谒金门⑴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白纻春衫如雪色⑵,扬州初去日⑶ 。
轻别离,甘抛掷⑷,江上满帆风疾⑸ 。却羡彩鸳三十六⑹,孤鸾还一只⑺ 。
词句注释
⑴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词谱》以韦庄词为正体 。仄韵,四十五字,上片二十一字,下片二十四字 。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 。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杨花落”、“出塞”、“东风吹酒面”、“醉花春”、“春早湖山”等 。
⑵白纻(zhù)春衫: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 。白纻:即白苎,白色的苎麻 。
⑶扬州:今属江苏省 。
⑷抛掷:丢弃;弃置 。
⑸风疾:风的速度很快 。
⑹三十六: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
⑺孤鸾:孤单的鸾鸟 。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
白话译文
不能留下,留下来也是没有什么好处 。刚刚离开扬州踏上功名之路时,身着一袭白衣如雪色 。为了前程轻看了离别之事,甘愿丢弃这份情感,江上乘船鼓满风帆疾驶而去,毫不留恋 。到头来还是得羡慕人家彩鸳一双双一对对,我却仍然是孤苦一身 。
文学赏析
这是代闺人抒写离情别怨的词 。在浮艳成风的花间派词苑里,赋别多的是缠绵悱恻之作,此首却别开生面 。“留不得”,一起何其突兀,却是干净利落,绝无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之态 。欲留而不得,犹见留恋之情,而次句“留得也应无益”,却是决绝之辞,怨之深溢于言表 。陡起急转,一下子就把感情的浪涛激至最高点;妙在绝非一泻无余,而是恰如巨闸截波,以高位取势 。顿起之后,继以缓承,行文摇曳生姿 。“白纻”两句,回叙行者初去扬州之日,江头送别,突出印象之一 。记去扬州时之衣服,颇见潇洒豪迈之风度 。白纻春衫,莹洁如雪,举服饰之潇洒飘逸,其人之风神如玉可知 。印象如此鲜明,标志着对行者之犹存眷恋,就意脉言,暗承“留不得” 。“轻别离”三句,回叙伤痛送别时突出印象之二 。风帆满鼓,行者恨不得舟行如飞;看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有这样的繁华去处在招手,行者就视别离如等闲,视抛掷如儿戏,薄情面目,昭然若揭,就意脉言,暗承“留得也应无益” 。结尾两句,写的是别后的内心独白 。古乐府《鸡鸣高树巅》:“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词句中之“彩鸯三十六”,盖指三十六对 。一方面,羡鸳鸯之双栖双宿,一方面,伤自身之有如孤鸾 。这里,既寄寓对幸福之仍抱憧憬,也透露对行者怨念之深 。怨之深与爱之切,相反相成,与开端仍一脉相承 。此词一起一结,在写法上,前者是直诉胸臆,斩钉截铁;后者是托诸物象,言外见意 。一气斡旋,两般笔墨 。
诗人告别扬州的时候是果断的,“满帆风疾”正说明无所留恋 。但结尾二句词意顿转,以孤鸾自喻,描绘孤寂的心境,暗含对轻易离别的 后悔之意 。原来前面说得那样轻松,不过是为了反衬后面的沉郁之情 。
孙光宪词之见于《花间集》和《尊前集》者有八十四首,数量之多,在花间派词人中居首位 。就其艺术表现,孙词特色主要体现在气骨的精健爽朗上 。就此阕论,一开端就是顶点的抒情手法,一气贯注的通体结构,确是以峭劲取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孙词,“气骨甚遒,措语亦多警炼”,可谓鞭辟入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