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像的发展历程印度佛像有什么特点?( 二 )


中国北齐画家曹仲达当时画的佛像 , 叫“曹衣出水” , 和吴道子“吴带当风”是并列的 。因为曹仲达是西域曹国人 , 所以他塑造的佛像“曹衣出水”可能就受到了笈多式佛像的影响 。包括云冈、山东青州龙兴寺的佛像都受到了笈多式佛像的影响 。当然 , 犍陀罗佛像在早期对中国的佛教造像影响也很大 。
印度还有很多菩萨造像 , 在展览中也可以看到印度的观音菩萨、弥勒佛、多罗菩萨等等 。观音菩萨在印度是男性 , 到了中国逐渐变成女性或者中性了 , 但是你们要是去过一些佛教寺院 , 可以看到很多观音造像 , 尤其是塑像 , 嘴唇上面有两片小胡子 , 暗示着他是一个男性身份 , 只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出现一个女性的比较温柔的形象 。传说多罗是观音菩萨的眼泪变的 , 也是一个慈悲的女性菩萨 。在藏传佛教当中她叫度母 。我们可以看到多罗菩萨的造型整个弯曲成一个三曲势的造型 , 那是表现印度标准女性美的一个程式 。这尊菩萨像被称作印度的“断臂维纳斯” 。
使人头晕目眩的印度教诸神
婆罗门教的经典叫《吠陀》 。“吠陀”原意是“知识” , 特指天启的宗教知识 。在《吠陀》当中有很多颂诗 , 集中歌颂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的诸神 。当时“吠陀”的神叫“提婆” , 汉译把它译为“天” 。
从吠陀时代开始有了神的概念 。咱们现在讲“飞天” , 就是“飞神” , 就是“提婆” 。“提婆”原来意思是“发光体”、“发光的东西” , 是风雨雷电等事物 , 雅利安人把它神化了 , 奉之为神 。到了吠陀的后期 , 即公元前6世纪左右 , 从吠陀里引申出了专门讲哲学的一些经文 , 统称《奥义书》 。叔本华说过:“《奥义书》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产物 。”从叔本华到后来的雅斯贝尔斯到海德格尔、尼采 , 他们都受过《奥义书》哲学的影响 。《奥义书》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有两个 , “梵”和“我” 。“梵”是宇宙精神 , “我”是个体灵魂 。《奥义书》认为 , 宇宙精神和个体灵魂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 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但是“梵”是超验的 , 宇宙的最高本体 , 而中国古代的“天”一方面指自然的“天” , 另一方面也指伦理道德的“天” , 所以跟“梵”的概念不完全等同 。雅利安人征服达罗毗荼人之后 , 逐渐地 , 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和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融合在一起 , 而且升华了 。在原始的生殖崇拜的基础之上 , 升华变成了一种超验哲学 , 本体论意义上的“宇宙生命崇拜” 。印度教最后的追求就是“梵我同一” 。通过瑜伽 , 通过知识 , 来获得灵魂的解脱 。这个“解脱”是所有印度宗教都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 。在印度教里叫“解脱” , 在其他教里也叫“解脱” , 在佛教里则叫“涅” 。
从《奥义书》哲学引申出来的 , 印度教就形成了三大主神的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 。他们都是男人 。梵天就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 。梵天的造像一般就是一个婆罗门祭司 , 有四个面孔 , 他可以观察整个宇宙 , 是宇宙的创造之神 。毗湿奴是宇宙的保护之神 , 他的造像是一个人间帝王的理想化的形象 。湿婆既是生殖之神又是毁灭之神 , 他是一个矛盾复合的神 , 他的造像是一个瑜伽苦行者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