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

张锡纯治学虽多创论,然措词婉转,鲜直斥前人之非,与同道多友善,不好贬人贵己,不好大言傲人 。中西医论争势若冰炭时,仍本其夙志,撰文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作意气之争,人且以为系中庸之道 。但张锡纯对误人至死的庸医却当面斥之为投井下石者,毫不留情 。此虽激于义愤,亦可见其忠厚至诚,对患者极端负责 。他处世为学以“志诚”为信条,书屋名“志诚堂” 。
张锡纯不避劳苦,自奉甚俭,常念学与年俱进,终生治学不辍 。虽至晚年,每为人合药饵,必躬自监制;修订著作及复信答疑不肯假手他人 。又力辟医不叩门之说,每遇疑难重证,辄辗转筹思,查考书籍,一旦有定见,虽昏夜立命车亲赴病家调治 。即或病在不治,亦勉尽人力,每救疗至殓服已具,不肯稍有懈怠 。时人称之为一代大师,实当之无愧 。
张锡纯成名较晚,而桃李半天下 。及门弟子如隆昌周禹锡,如皋陈爱棠、李慰农,通县高砚樵,祁阳王攻酲,深县张方舆,天津孙玉泉、李宝和,辽宁仲晓秋等均为一方名医 。私淑其学问者不可胜计 。当时国内名中医如汉口冉雪峰,嘉定张山雷,奉天刘冕堂,泰兴杨如侯,香山刘蔚楚,慈溪张生甫,绍兴何廉臣等均常与张锡纯讨论学术,为声气相孚之挚友 。近代影响较大的中医杂志多聘其为特邀撰稿人 。
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的思想使张锡纯找到全新的治学观点和方法 。第一是抛弃崇古泥古、固步自封的观点,敢于创新,不全于故纸中求学问 。从文献出发汇通中西医基本理论,并不足以解决当时的临床问题 。这方面的与古为新主要得益于他的第二种观点和方法,即反对空谈的观点,崇尚实验方法 。张锡纯虽无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室研究的条件,而他却能充分利用了自己长期临证实践的条件,尽一切可能通过切身体会去寻求知识 。
张锡纯的实验精神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药物的切实研究,二是临床的细致观察,以及详细可靠的病历记录 。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 。自我尝试仍不得真知,则求助于他人之体会 。为了研究小茴香是否有毒,他不耻下问厨师 。其他药物毒如巴豆、硫磺,峻如甘遂、细辛、麻黄、花椒等,均验之于己,而后施之于人 。对市药的真伪,博咨周访,亲自监制,务得其真而后己 。因此张锡纯用药之专,用量之重,为常人所不及 。特别是他反复尝试总结出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赭石通肠结,三七消疮肿,水蛭散症瘕,硫黄治虚寒下利,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充分发扬了古人学说,扩大了中药效用 。他对生石膏、山萸肉、生山药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逾百万言,学者多感百读不厌,关键在于其内容多为生动详细的实践记录和总结,而绝少凿空臆说 。其中张锡纯自拟方约200首,古人成方或民间验方亦约200首,重要医论百余处,涉及中西医基础和临床大部分内容,几乎无一方、一药、一法、一论不结合临床治验进行说明 。重要方法所附医案多达数十例,重要论点在几十年临证和著述中反复探讨,反复印证,不断深化 。因此,张锡纯被尊称为“医学实验派大师” 。
张锡纯全书载案逾千,轻浅之病记载稍略,重病、久病或专示病案者,观察记载无不详细贴切,首尾完整 。当时国内西医病案及论文也多不及其著述资料翔实 。文中以中医立论者,必征诸实验;沟通中西者多发人深思 。读其书者或不能尽服其理,但必不以为作者妄言欺人或故弄玄虚以凑篇幅 。勤于实践,切身体会,仔细观察,随时记录,不断整理提高,就是张锡纯的实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