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女儿也愁嫁:皇帝女儿也有没有嫁妆的时候?

常言说得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皇帝的女儿也有办不起嫁妆的时候,当婆家几次三番来求亲时,皇帝却因凑不齐彩礼钱而拒绝嫁女,这么说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会相信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得唐朝在以后的近100多年间国力每况愈下 。太和公主是唐宪宗的亲生女儿,唐穆宗的第十个妹妹 。前面我写过咸安公主的和亲,自从咸安公主去世后,回纥又多次向唐朝要求和亲,但是唐宪宗却一直不理不睬 。元和八年(813年)回纥又派伊难珠携带财物到唐要求和亲,唐宪宗斟酌一番,仍然觉得如果参考以前出嫁公主的彩礼费用的标准,国库支出太大,而降低标准,有可能回纥不满足,失去了和亲的意义 。
由于宪宗以彩礼费用不足为由仍然没有答应和亲,在大臣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礼部尚书李绛具体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和亲有三利,然后上奏唐宪宗:第一,和亲可以不必再发生战争,由于连年的战乱国家也需要休养生息,保存兵力以稳固江山社稷 。第二,和亲可以安定北方,可以放心有精力地解决淮右问题,如果不安顿好北部,解决淮右的割据局面,后面回纥骚扰边境,就造成了两面作战的局面了 。第三,因为北部大多数都是唐朝的和亲属国,西戎(当时主要指吐蕃)产生嫉妒羡慕恨,他们和唐朝之间常年战事不断,使得唐朝也不得安宁,经常遭到劫掠 。如果和亲,回纥会从后方牵制并对付吐蕃,唐朝北部边疆无忧了 。
如果唐朝不与回纥和亲,则会存在五种忧虑 。第一,回纥等到秋后马匹膘肥体壮,可以随意进攻唐朝 。第二,现在唐朝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力城池尚未加强稳固,还拿朝廷的那一套天朝、怀德等做说辞会引起回纥的怀疑,乃至于西边的丝绸之路就保不住了 。第三,边将现在都已经和朝廷离心离德,回纥如果入侵边塞是没有援军可以助唐朝一臂之力的 。第四,自从向回纥借兵平叛之后,他们已经掌握了唐朝的山川地形,军事要塞的虚实,如果和回纥的战争一旦打响,回纥就会避实击虚得心应手 。第五,回纥还有可能会和吐蕃解除恩怨结成联盟一起对付唐朝 。
如果“舍三利”而“取五忧”,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绛又为宪宗皇帝就公主嫁妆一事出谋献策 。哎!那时的大唐看来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老百姓就甭提了,就连公主出嫁都没钱置办嫁妆喽,可悲啊!我们再看看筹集出嫁公主的费用提出了的办法是什么:“我三分天下赋,以一事边 。今东南大县赋岁二十万缗,以一县赋为婚赀,非损寡得大乎?今惜婚费不与,假如王师北征,兵非三万、骑五千不能扦且驰也 。又如保十全之胜,一岁辄罢,其馈饷供凝,岂止一县赋哉?”尽管李绛对时局的分析是正确的,主张是可取的,措施也是可行的,但没有被唐宪宗采纳 。
元和十二年(817年),回纥可汗又派8名摩尼教徒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宪宗让有司计算了一下所需的费用,仅彩礼费就需要500万缗 。由于安史之乱之后,各地藩镇割据,当时唐朝正在全力讨伐藩镇,真的一时难以抽出这么多的资金,又没有答应和亲 。但唐宪宗这次实在不好意思强硬拒绝了,便特派宗正少卿李孝城、太常博士殷侑到回纥友好慰问一下可汗,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回纥也显得很大气,并没有因为唐朝几次三番的拒绝和亲而懊恼,到了元和末(806—820年)的时候,唐朝再次向回纥借兵平定吐蕃,回纥为唐朝除却边患有功,宪宗主动许婚与回纥,可是,回纥的娶亲队伍还没有到,宪宗就驾鹤西游了,和亲的事情也就随之夭折 。(公主需要守丧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