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黄帝战炎帝于“阪泉之野” 。由于历史久远,史料匮乏,后人又有附会与误解,这“阪泉之野”在何处?竟也成了一个古史之谜!但是,只要我坚持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精神,运用地名学、历史学、军事学、民俗学、考古学、以及文物发现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就能解开其谜 。
《归藏》、《逸周书》、《孙子兵法》、《大戴礼记》、《新书》、《前汉书》、《后汉书》、《魏土地记》、《晋太康地理记》、《水经注》、《隋书》、《括地志》、《十道志》、《梦溪笔谈》、《辽史》、《大明一统志》、《明史》、《嘉庆重修一统志》、《清·怀来县志》、《清史稿·地理志》、《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涿鹿县志》、1983年修订版《辞源》、1979年版《辞海》等28条记载中,除了极少几条言在山西、怀来、延庆外,其余都在涿鹿,并且与黄帝战蚩尤的遗址有因果联系,只是所指的地理位置存有不够确切的情况 。
第一,从地名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所谓阪泉必发源于山坡 。在黄帝战蚩尤、战炎帝的遗址上共有三个泉水:黄帝城边平地涌出者,是人们自古相称的“黄帝泉”;蚩尤城遗址上平地涌出的,是古籍明确记载的“蚩尤泉”,只有发源上七旗涿鹿山下之泉,才是“阪泉” 。因为,“阪”就是山坡 。《尔雅·释地》曰:“陂者曰阪” 。郭璞注云:“阪,陂陀不平” 。因此,“阪泉”一名的称的特定涵义,就是“山坡之泉” 。
【阪泉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阪泉之野在哪里?】第二,依历史学研究的角度说,各种古籍所载,都是黄帝战蚩尤,而不是炎帝战蚩尤 。如果像《魏土地记》、《晋太康地理记》、《水经注》那样,将黄帝都城旁的黄帝泉称作“阪泉”,则成了炎帝战蚩尤 。因为此泉就在轩辕之丘的东南角城墙外,是黄帝与蚩尤两军对垒的中间 。
第三,按照军事科学,依《括地志》、《嘉庆重修一统志》《怀来县志》、《涿鹿县志》之载涿水源泉为阪泉,则“涿鹿之野”、“阪泉之野”两个不同古战场既相互联系,又区分清楚,极符合军事部署,以及两战的前后因果性联系 。若按《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水经注》之载,将黄帝泉指为“阪泉”,则既不能正确地解释“涿鹿之战”,也解释不通“阪泉之战” 。就连炎帝长期屯兵而驻阪泉也成了一种荒唐的笑话:因为,黄帝战蚩尤是不能让其弟屯兵于自己军前妨碍作战的 。更何况,黄帝泉附近根本没有任何天然屏障,没有任何驻军条件 。
第四,民俗调查之证 。
1981年5月底,我到涿鹿县矾山镇上七旗村进行调查,时年78岁的谢文贤老人讲述了三件事:
⑴上七旗村,古名阪泉村,老辈人依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说法是:上古轩辕黄帝在这里打仗,高树七杆大旗摆阵势,后来就将阪泉村改称“七旗”村以为纪念 。由于人们沿阪水河岸而住,村子沿河岸上下有1里多长,上游的就称“上七旗”,下游的就叫“下七旗” 。此传说若证之以史书之载“黄帝指挥熊、罴、貔、貅、貙、虎六部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六部各有自己一杆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有一面类似“大纛”之旗的话,则正合“七旗”之说 。
⑵古文献记载阪泉之上有黄帝祠,是为确凿史实:阪泉泉口西侧,有一石阜,黄帝祠建于其上,内塑轩辕黄帝坐像,村民每年清明节前,先到黄帝祠中祭黄帝,然后再各自祭扫各家的祖坟;黄帝祠因年久失修而毁后村民无力再建,就制作了一个红漆木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名,置于龙王庙中龙王塑像之前供奉 。村民进庙必先跪拜黄帝、敬香,尔后才是敬龙王 。1949年后村里人感到祖祖辈辈没有识字人,想办小学校却无教室,村民们决定将龙王庙改成教室 。于是,全村人齐集龙王庙,向轩辕黄帝牌位跪拜后,将轩辕黄帝牌位移到村公所办公室,放在正面一张高桌上供奉,然后砸碎龙王塑像,在龙王庙办起了小学校 。到了搞“四清”时,队干部怕工作队进村看见供奉黄帝挨批,就悄悄将轩辕黄帝牌位移到大队库房中供奉 。“文革”之初,“红卫兵”揪斗大队干部,说“供奉‘黄帝’、‘黑帝’,就是搞牛鬼蛇神和封建迷信”,就砸开大队库房门,将轩辕黄帝牌位当众劈烂并烧毁……
- 阪泉之战存在过吗?上古阪泉之战是真是假?
-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第二次邙山之战的双方介绍
- 雁门之战简介北宋对辽战争难得的一次大胜
- 万历三大征之播州之战播州之战是怎么爆发的
- 多少岁算高龄产妇?究竟多少岁才算高龄?
- 窝阔台攻宋之战窝阔台攻宋之战是怎么进行的
- 古代日本人究竟有多矮?和孩子相比没差多少
- 雁门之战的交战双方雁门之战是怎么爆发的?
- 史上真实的雁门之战被诬陷千年的名将潘美
- 垓下之战与虞姬有何关联垓下之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