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阪泉之野在哪里?( 二 )


⑶上七旗村民还领我到一处牛圈外看一件从一块地名叫阪水弥勒寺的地方抬回的文物,是一个唐代盛行的八角石刻经幢,上刻“尊胜陀罗尼”五个大字及小梵文经咒 。我因佛寺与黄帝史事无关,又因听了“红卫兵”烧毁轩辕黄帝牌位事心情沉闷,就离开了那里 。谁知这一走,却铸成了令我抱憾终生的一件事——就在我离开那里的第二天,有一大批极其重要的文物出土并大部被毁 。
第五,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之证:
1981年6月3日上午,阪泉下游约4华里的四堡村民李仲祥盖房挖地基,掘出阪水弥勒寺寺主郭荣元代改葬墓文物一批,其中有:墓伯、亭长、道路将军的精美汉白玉石雕像五尊,石兽两个,唐三彩三足香炉一个,绿色陶碗一件,墓地地券一份 。除地券及彩陶外,其余文物都被掘出者砸碎用手推车推到野外倒入深沟中!我是1982年我再到矾山镇调查,才见到地券,并从野外找到一些文物残块的 。其地券是用朱笔书于长37分分、宽25公分的一个板瓦之上 。此将其文开头一段照录如下(其错、别、缺字依原样,不清之字用□标出):
维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二月丁卯壬午朔十五日丙申有奉圣州凡山镇板水弥勒禅寺主持林泉老人并门人寺主蔡弘智等伏缘祖宗先世庵主郭荣公奄□改葬茔坟夙夜忧思不遑所历遂今日者择此鸟原来去朝迎日地占 吉地属本寺西北之原堪为墓地一方掾儿到宅兆一所南北长二十七步东西阔二七步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以下略)
据此之载,我问李仲祥:“村东南河谷可有一个叫弥勒寺的地方?”李仲祥说有 。并说前些年搞平整土地,从那里挖出了不少铜铙、铜钹、铜铃、一大缸铜钱 。大多都卖到了矾山镇废品收购站,只有因腐蚀严重收购站不要的还在大队库房里 。我到大队看到了腐蚀严重的几件铜铙、铜钹、铜铃等 。据文物出土时的目击者们说,文物出土时安放整齐有序,一大缸铜钱周围的土地中,没有撒落的铜钱……
经幢等互证:
其一,今上七旗之泉,确为历史上的古阪泉;
其二,阪水弥勒寺至少建于唐代,因坐落于阪泉水之旁而称“阪水弥勒寺”,此寺应是毁于元顺帝至顺四年(1333年)农历七月“己酉,奉圣州地大震” 。奉圣州是唐贞观八年之妫州,唐末改称新州,于公元936年11月被石敬瑭送予契丹,契丹主因此州有黄帝、唐尧、虞舜庙,而更名“奉圣州”,1333年大地震后取“保佑安宁”之意更名“保安州” 。因为大地震保安州人民死亡几绝,从元末至明初,从山东、山西、湖广相继向涿鹿移民达一百一十多年 。矾山镇四堡村,就是明景泰三年(1452年)移山东之民所建的村 。唯其如此,四堡距上七旗只4华里,上七旗村民讲述黄帝史事如数家谱 。作为靠天吃饭的农民,敬黄帝却远胜于敬龙王,且极为爱护文物;而四堡村民却不仅对当地历史一无所知,对于出土文物毫不爱惜 。司马迁谈到他“北过涿鹿”考信实录黄帝史事时说:“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两千多年后,在涿鹿,这种“风教固殊”现象依然存在 。
综上所考,阪泉即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上七旗泉,它是涿水的源泉 。阪泉至黄帝城的五里河谷就是黄帝战炎帝的“阪泉之野”古战场 。
末了,该说说错记阪泉于怀来、延庆、山西的历史原因了:括地志一书著于唐贞观年间,它记载的地名是按贞观年间的实际行政沿革与地名 。其记阪泉及涿鹿故城遗址,是依置于舜都潘城的妫州治所而记方位与里数的:“阪泉…在妫州怀戎县东(南)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应为黄帝泉水)合”;“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这个记载准确到了连一里都不差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