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四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采访人员 余璐)采访人员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技术规范》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数值预测”(HJ 1130-202 0),“便携式紫外吸收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HJ 1131-2020),“便携式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紫外吸收法测定”(HJ 1132-2020)和《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硒、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和废气中的铋和锑”(HJ 1133-2020)四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 。四项标准均为首次发布 。主要涉及环境空气数值预报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的质量和监测 。
《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HJ 1130-2020))是基于国内外主流数值预报模式技术,结合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实践经验,国内生态环境领域,综合考虑技术发展 。根据管理需要,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的基本要求、运算处理、效果评价等内容,将用于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工作 。. 为质量预报业务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

生态环境部发布四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文章插图
两法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规范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便携式监测方法,有效促进监测新技术应用和监测设备便携化,支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固定污染源中的应用 。执法监控对象 。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HJ 1133-2020)适用于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空气和固定原子荧光法污染源)对废气颗粒物中砷、硒、铋、锑四种元素进行整理,明确干扰消除方法、样品采集和保存要求、样品制备和测量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该方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填补了颗粒物四元素原子荧光测量技术领域监测方法标准的空白,将支持“
生态环境部发布四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文章插图
据了解,新发布的四项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能够有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引领大气监测预报技术发展,服务大气环境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生态环境部发布四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