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方人的“形而上学”?尼采告诉你答案!( 三 )


尼采反对旧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与自然哲学家的差异
在早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思想,认为万物由某种元素组成,这种元素不生不灭,自古固存 。虽然万物会有成坏,但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却不会消失,这种利用元素来解释原因的理论就是“质料因” 。泰勒斯用水来作为基本元素,阿那克西美尼则用气,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火,他们都属于“单元素说” 。
此外,恩培多克勒认为基本元素分为水、火、土、气四种,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和虚空两种,阿那克萨哥拉则提出微分的聚散是万物生灭的原因,微分永恒存在,他们都属于“多元素说” 。
对于“质料因”的主张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主张“单元素说”的人没有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元素能够演变成万物,也就是说缺乏对动因的说明 。而“多元素说”的人也没说清楚问题,他们平常并不谈动因,只是在辞穷语尽时才偶尔提及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动力因”在“质料因”的前面,是更早的原因 。
不过我们阅读先哲的残篇,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并不是公正 。其实大部分哲学家都没有区分“质料因”和“动力因”,他们认为二者其实是合为一体的 。在他们看来,事物运动的原因就在元素内部或者元素之间,而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在元素之外找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隐德来希”)来做动因 。
例如,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通过斗争而产生”,这便是以元素内部的斗争为动因了;阿那克西美尼认为冷和热是导致气元素出现浓缩稀释,进而创造出万物的动因;恩培多克勒认为“爱”和“憎”的矛盾使四种元素分分合合,构造万物;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奴斯”的安排,使元素在旋涡中混合、分离,产生万物,这就是“目的因” 。
不过亚里士多德好像不理解,却仍然发问:
“至于动变的问题——事物从何而生动变?如何以成动变?——这些思想家,和其他人一样,疏懒地略去了 。”
其实自然哲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回答,事物从自身的元素中产生动变,元素内部的矛盾以及元素之间的矛盾为动变提供了动力,动因其实就在元素里面 。亚里士多德分离了“质料”与“动力”,把“动力”视为在“质料”之前,然后再去寻找一个“形式因” 。使古代具有唯物倾向的自然哲学最终转向了形而上学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

什么是西方人的“形而上学”?尼采告诉你答案!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