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疾病预防知识 入伏一定要小心这两种夏季疾病!


夏季疾病预防知识 入伏一定要小心这两种夏季疾病!

文章插图
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
中暑原因 1、环境因素
中暑多易在高温、高湿、风速小的环境下发生 。据研究,连续三天全天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80%时,最易引发中暑 。要注意有时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容易中暑 。
2、自身因素
容易中暑的大多为缺乏体育锻炼、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人群 。部分有散热障碍的人群也容易中暑,如过度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人群 。
中暑发展阶段 1、先兆中暑
中暑常常会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体温通常低于37.5摄氏度 。在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间内身体即可恢复正常 。
2、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体温会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者面色苍白伴随呕吐、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症状,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
3、重症中暑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
继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全身乏力、神志模糊、严重时会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
现场急救措施 1、转移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如衣服被汗水浸湿透应更换衣服 。
2、降温
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 。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加速散热 。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
3、补充水分
患者仍有意识时,应补充水分,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盐或服用仁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
4、拨打120
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就医 。
预防措施 1、酷热天应尽量减少外出
据医学统计显示,伏天里,当平均气温超过31℃时,中暑人数会明显上升;日最高气温超过38℃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此时也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的危险期 。所以,老年人和体弱者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或下午外出 。
2、外出要做好防护工作
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 。
3、防暑降温药品随身带
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应急之用 。
4、营造一个舒适的清凉环境
使用空调降温时,室内与外界温差不要过大 。并在早晨和傍晚开窗通风透气,以保证空气新鲜 。
5、适当饮水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含钾茶水 。
6、千万不要把婴幼儿遗忘在车内 。
需特别预防人群 1、婴幼儿、65 岁以上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