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一支真绝色,横挥斜画总相宜,作线条与颜色,成书画之巅峰 毛笔中国之最( 二 )


古代毛笔的材质与现在我们使用的毛笔材质大致相同,竹木、兽毛、丝线等材料除非机缘巧合,否则难以在历经千年之后仍能被我们发掘看到 。
岩画、彩陶上的书写绘画工具先不谈,在一部分殷墟甲骨上,出现了朱砂涂抹的痕迹 。这种痕迹与之前陶器与岩石上的花纹相比,线条更精细自如,且边缘流畅,几乎没有涂抹 。
这说明,殷商时期的人们就算使用的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毛笔,也一定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基础上对当时的原始书写工具进行过改进 。
在战国时期挖掘到的毛笔实物长度与当时的主要书写载体——全长在三十厘米左右的竹简——基本一致,且略小于竹简的长度,也就是保持在21~29厘米 。
这样的长度方便了古人在书写时可以随时停止,不仅将毛笔卷入竹简就可以保存,而且更方便人们携带 。
到了秦汉两朝,制笔的工艺大大提高,当时的一些文章如《西京杂记》中,还留下了著名笔工路卮的记载 。
而在秦汉时,对后世制笔影响最大的,当属确立了毛笔形制 。在三国时,韦诞又改进了一次制笔技巧,逐渐摸索出制笔的规律 。魏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在撰写《笔经》时还提到了许多毛笔材质,制笔过程也有涉及 。
唐朝时,宣州成为毛笔制作中心,每年向朝廷进贡毛笔 。连带着文人也喜欢用宣笔,白居易曾作《紫毫笔诗》、《鸡距笔赋》 。到宋朝,宣州笔就已经变成了“笔盖出于宣州”,可见其有名至此 。
宋朝文人辈出,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在此时也受到了诸多大家的喜爱 。欧阳修、黄庭坚、苏轼等等名士都是出名的宣笔爱好者 。若有人赠好笔求墨,书法家们便会欣然应允 。
随着宋朝“衣冠南渡”,一批笔工也来到了以湖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在元之后彻底取代了宣州的制笔地位 。
明清两代湖笔占统治地位,此时制笔的工艺日臻完美,羊毫笔开始崭露头角 。制笔时的捆扎方式也推陈出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样 。笔的品类也有所增加,笔管精工细刻,装饰愈发华丽 。
毛笔的各种形制与制笔技艺的发展脱不开关系,同样也是随着人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 。同时,改变的形制还作用到了书体发展以及书风影响上面,在书法、绘画的创作方面有重要意义 。
魏晋时期到隋唐的毛笔,笔锋粗短硬劲,比较著名的便是白居易写赋称赞的鸡距笔 。这种笔的笔头像鸡爪后突出的距,故而得名 。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制笔多用缠纸法,就是用麻纸裹上笔柱,加披毛,然后再纳入竹木制的笔管中,管外笔头很短 。因笔柱被麻纸缠住,使锋尖与根部反差极大,锋尖硬挺锐利、笔根粗壮 。
笔管直径为容纳笔柱就更加粗壮,笔杆粗、笔头尖,呈短锋状,兔毫制成,如剑如戟,锐利无比,入木三分 。这样的鸡距笔,在晚唐时就已经显出衰败之象 。柳公权曾批评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的特点 。
北宋时期,鸡距笔仍是备受文人追捧的名笔样式 。及至南宋,散卓法制笔慢慢取代缠纸法,杨万里就曾批评当时流行的笔作出的文字和绘画日益虚软,也就是鸡距笔和散卓笔交替时出现的比较 。
散卓笔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存在 。宋以前,人们书写绘画时是在一张矮矮的案几上,席地而坐,手腕置于案上书写 。宋朝高桌案逐渐取代矮几,人们也接受了悬腕书写、作画,散卓笔就因此而流行 。
柳公权在批评鸡距笔时,还对散卓笔进行了一番比较总结,称赞其笔管小、出锋长,刚柔得体 。作为书法大家,柳公权的这一番对比直接影响到了鸡距笔与散卓笔的演变过程,预示了宋朝散卓笔将会取代缠纸笔,成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