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六 )


阮元

文章插图
阮元也有学者认为 , 阮元是清代后期形成的扬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并将扬州学派定义为清代汉学的又一分支 , 是汉学发展至高峰并开始走向衰落时期的一个学派 , 它的形成稍晚于皖派 。可以说 , 无论现今依照怎样的标準来界定当时的学派 , 都不能否定阮元学术思想中闪烁的徽派朴学的理念标誌 , 都无法抹杀阮元留在徽派朴学百年辉煌史上深深的烙印 。更高意义上讲 , 阮元学术思想体系的意义不仅成为清代汉学由高峰走向衰落的标誌 , 同时也成为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跨越的转折点 。四步读书法阮元在人才培养上取得这样显着的成就 , 与他在书院内实行的一套完善的读书训练法密不可分 。阮元的读书训练是个完整的工程 。文献记载 ,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算是一个步骤 , 循此四步建下去 , 即可学有所成 。这四步是:句读要求学生分清书文的句读 , 即读通所读诗文 。所谓读通 , 首先要能认字 , 即认读 , 把字音读準;其次要掌握断句 , 即停顿;第三要能读通 , 即初步了解其字句的含义;第四要能读通顺 , 不能读起来疙疙瘩瘩 。评校校是校雠、校正 , 即拿所读书文与其他版本进行对校 , 勘定正误 。评是评点、评说 , 即在校订的基础上 , 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 评定其是非正误和优劣长短 。中国古代有评点读书法 , 读者可将阅读感受 , 以及对所读书文从字句到内容的评价 , 写在字里行间、文前文后或者天头地角 。阮元这里的评即有评点之意 。抄录阮元要求在读通读懂文字后 , 将所读书文的精要加以抄写 , 以加深对它的理解 , 巩固对它的记忆 。着述这是指对阅读所获的迁移运用 。它要求学生不但要读通、读懂、熟记所读书文 , 还要能将阅读所得撰成着作 , 公之社会 , 遗教后人 , 为社会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阮元的四步读书法 , 是中国古代创造的读书原则——读思结合、读习结合、读行结合的发挥和运用 。它把阅读建立在认读基础之上 , 经过深入思考和熟读记忆 , 达到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主张 , 并笔之于纸 , 形之为文 , 或与同辈交流 , 或遗教后世 。它不但十分完整 , 符合人类由简单到複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 , 而且将读用结合起来 , 从而与八股式读书区分开来 , 显示出了它的科学性、建设性 。应该肯定 , 阮元的这种读书训练值得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和阅读教学改革者借鉴 。当然 , 阮元将“运用”局限于钻故纸堆和写诗撰文 , 远离变革现实的社会实践 , 这是其读书法的主要缺陷 。其次 , 阮元把读书视为培养封建官吏和良民的主要手段 , 以巩固、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 , 这是他的严重局限和不足 。半山游历阮元先后在杭主政十二年 , 每到清明时节 , 他总要到郊外踏青 , 最喜欢去的就是远离尘嚣的半山(皋亭山) 。他把半山比成绍兴的兰亭 , 和文人学士一起饮酒吟诗修禊 。嘉庆三年(1798)春天 , 杭城接连下了二十天的雨 , 天一放晴 , 他就邀好友陆耀遹、蒋徵蔚等人 , 坐着小船到半山看桃花 。当船在半山桥靠岸后 , 半山一带千树万树的桃花绚烂夺目 。他们在桃花丛中饮酒吟诗 , 直到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 , 醉意方醒 , 才踽踽登舟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