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墓( 五 )
文章插图
徐福故里 整个故事可谓神乎其神 。文学创作中徐福东渡至于徐福东渡与中日关係的意象结合,则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入唐僧空海回国途经越州,朱少乘、朱少瑞、鸿渐等人赋诗相送,唐僧人鸿渐写了一首《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禅居一海隔,乡路祖洲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辱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这大概是文献所见“祖州”、“徐福”与“日本”的意象结合的最早史料 。在此前后,以徐福求仙为题材的诗文也常出于名人之手笔,李白写过,皮日休写过,朱少瑞写过 。在日本最有影响的要数宋代苏轼的《海漫漫》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明清时期随着与日本交往的更加频繁,此类题材的诗文更是屡见不鲜,曾任日本大使馆参赞的黄遵宪写的《日本国志》中记载着徐福求仙事;曾任宁绍兵备道的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记录了其去新宫访徐福墓的经过 。名人题留,佳作倍出,虽然,不少作品对徐福描述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这是徐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过去我们却因其是文学、是传说,并不是史实而被忽视,即惑只作一些佐证材料来加以引用,没有能够集中地、深入地、多角度地加以研究,发觉其更深的内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历史上曾都通过各种形式,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交融,形成一个个複合的政治文化联体 。隋唐时期,是日本与我国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期,日本曾向我国派遣了二十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我国也曾派遣过大量的迎送使节,两国友人、僧侣、学者之间的交往,时常以徐福文化作为一种友谊的象徵而互相传颂、讚赏 。日本的弘顺法师与我国的义楚和尚以谈徐福传说来颂扬中日人民的传统友谊;日本天台宗僧圆载,来华留学约40年后回国,他的好友唐代着名诗人皮日休为他饯行,曾写有一首《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其中有:“无限属城为裸国,几多分界是澶洲”的诗句 。也以徐福求仙事来揭示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无学祖元的第四代徒弟中津绝海来中国留学 。明太祖知道后就在英武楼召见了他 。谈话间,明太祖问起日本熊野徐福庙古蹟,中津绝海法师即席作了一首《应制赋三山》绝句: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 。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 。明太祖看到这首诗后,兴致即起,当场步中津绝海诗韵和了一首: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 。1402年,明惠帝派遣禅僧道彝天伦和一庵一如出使日本,二位法师在日本碰到了中津绝海高僧,中津绝海捧示朱元璋御赐诗轴向两位中国法师求和诗 。道彝天伦和一诗:採药秦人旧有祠,春风几见术苗肥 。老僧曾到中华国,御笔题诗赐远归 。一庵一如也和诗:挂锡龙河古佛祠,一生高洁厌轻肥 。赋诗诏入金銮殿,携得天香满袖归 。中日联珠,堪称绝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唱和其间正是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之时,从中显现了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珍重 。1978年10月 ,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他与日本朋友谈及日本就是以前传说中的蓬莱国,有长生不老药时说:仙药究竟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这次来,希望带回去日本优秀的科学技术 。1979年2月,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来华访问,将早期从浙江天台山带去的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天台乌药的三株树苗赠给邓小平同志 。这又是由徐福东渡求仙而引出的一段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 。徐福文化就是这样,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悠源的象徵,并被两国人民世代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