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


输尿管

文章插图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上接肾盂 , 下连膀胱 , 是一对细长的管道 , 呈扁圆柱状 , 管径平均为0.5~0.7厘米 。成人输尿管全长25~35厘米 , 位于腹膜后 , 沿腰大肌内侧的前方垂直下降进入骨盆 。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 , 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 , 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 。这些狭窄是结石、血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 。女性输尿管则越过子宫颈外侧至膀胱 。输尿管——膀胱连线处有一种特殊结构 , 即瓦耳代尔鞘 , 它能有效地防止膀胱内尿液返流到输尿管 。
基本介绍中文名:输尿管
上接:肾盂
下连:膀胱
性状:细长的管道 , 呈扁圆柱状
特点:结石及坏死组织等易停留的部位
直径:2~5毫米
输尿管身体位置输尿管左右各一条中端起于肾盂 , 在腰大肌表面下降 , 跨越髂总动脉和静脉 , 进入盆腔 , 沿盆腔壁下降 , 跨越骶髂关节前上方 , 在坐骨棘转折向内 , 斜行穿膀胱壁 , 开口于膀胱 , 全长20-30厘米 。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 。输尿管有三个狭窄:第一狭窄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跨越髂动脉入小骨盆处;第三狭窄在穿入膀胱壁处 。当肾结石随尿液下行时 , 容易嵌顿在输尿管的狭窄处 , 并产生输尿管绞痛和排尿障碍 。输尿管按其走行位置 , 可分为三部:①输尿管腹部②输尿管盆部和③输尿管精索部 。三个狭窄:①输尿管起始处;②跨越小骨盆入口处;③斜穿膀胱壁处 。基本简介输尿管位于腹膜后 , 为一肌肉黏膜所组成管状结构 , 上起自肾盂 , 下终止于膀胱三角 。男性管长为27-30厘米 , 平均为28厘米;女性管长为25-28厘米 , 平均为26厘米 。右侧短于左侧约1厘米 。临床上将输尿管分为上、中、下三段 , 也可称为腹段、盆段、膀胱段:腹段自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 到跨越髂动脉处 。盆段 , 自髂动脉到膀胱壁 。膀胱段 , 自膀胱壁内斜行至膀胱黏膜、输尿管开口 。右侧输尿管腹段 , 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下降 , 然后通过肠系膜根部及迴肠末端进入盆腔 , 其开始部分 , 位于十二指肠下降部及横部后方 , 在十二指肠和空迴肠系膜之间 。这一段输尿管 , 由精索右结肠及回结肠血管在其前面越过 , 在髂窝中则与阑尾相近 。因此 , 盲肠后位的阑尾炎 , 常引起右输尿管炎 , 在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及脓细胞 。输尿管盆段及膀胱段占据整个输尿管全长的一半 , 在髂总动脉前方通过盆腔边缘 , 然后在髂内动脉及腹膜之间达到膀胱底部 , 男性在输精管之后与输精管交叉进入膀胱 。输尿管膀胱段在进入膀胱时和膀胱成一钝性角度 , 然后斜行向下 , 向内通过膀胱壁层后 , 在膀胱三角区 , 输尿管间脊外侧端开口 。左右两个管口彼此相距约2.5厘米 。输尿管黏膜和膀胱黏膜是彼此相连的 , 输尿管纵行肌与膀胱三角区肌亦是相连的 。组成结构左侧输尿管前面为左结肠动脉 , 左精索内动脉和乙状结肠系膜所穿过 , 肠系膜下动脉则在其内侧与之平行降入盆腔 。女性输尿管的路径和男性相同 , 不过其毗邻组织有所不同 。女性输尿管在跨过髂动脉后 , 从盆腔边缘沿着卵巢动脉内侧进入盆腔 , 在盆腔内再由髂内动脉前面、卵巢动脉下面、闭孔动脉、膀胱动脉内侧走向中线 , 再沿着阔韧带基底部、子宫动脉内侧及下面进入膀胱 。在实行盆腔手术或做子宫切除、结扎卵巢动脉或子宫动脉时 , 最容易误伤该段输尿管 。输尿管管壁为三层组织所构成 。最外系筋膜组织 , 包围着整个肾盂和输尿管 , 其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中间为三层肌肉 , 其内外层为纵行肌 , 中层为环形肌;最里为黏膜层 , 与肾盂及膀胱黏膜是连贯的 。黏膜下层有丰富的网状淋巴管 , 是肾脏向下、膀胱向上感染的途径之一 。输尿管腔大小不一 , 其直径约为2~5毫米 , 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 , 两个扩张部分 。生理性狭窄部位:在肾盂输尿管连线处 , 其直径约为2毫米;经过髂总动脉分支处约为3毫米;进入膀胱壁处约为1~2毫米 。扩张部分在腰段 , 其直径约为6毫米 , 盆腔段约4毫米 。原理及治疗血液供应上1/3输尿管由肾动脉分支供应 , 中1/3由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精索内动脉或子宫动脉供应 , 下1/3由膀胱下动脉供应 。这些分支到达输尿管后 , 分布在筋膜层并上下沟通 , 形成动脉网 , 然后再散布到其他各层 。因此做输尿管移植时 , 切断下1/3血流 , 对移植部分血液供应 , 影响并不甚大 。输尿管静脉是随着动脉回流的 。静脉通过黏膜下层回到筋膜层后由肾、髂、精索、子宫、膀胱静脉等回流 。输尿管神经为自主神经 , 来自肾及腹下神经丛 , 网状分布于输尿管结缔组织中 , 然后再进入肌肉层 。神经节细胞大多数再输尿管下端见到 , 少数在上端 , 中段则极少 。由于输尿管的蠕动 , 可由类似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药物来改变 , 这些神经即使受伤 , 输尿管的蠕动也不受影响 。肾盂生理肾盂输尿管主要作用 , 是将肾脏所排泄的尿液引入膀胱 。输送尿液的力量是滤过压及肾盂 , 输尿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输尿管(ureter)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 , 起自肾孟 , 终于膀胱 , 成人输尿管长约25~30cm 。(一)输尿管的位置输尿管位于腹膜的后方 , 沿腰大肌前面下行 , 越过小骨盆上缘 , 在此处右侧输尿管跨越右髂外动脉的前方;左侧输尿管跨越左髂总动脉的前方 。它们进入小骨盆后 , 行向前内方 , 斜穿膀胱壁 , 开口于膀胱 。(二)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狭窄在输尿管起始处 , 即肾孟与输尿管的移行部位;第2个狭窄在越过髂血管处(相当于骨盆上口水平);第3个狭窄在穿过膀胱壁处 。尿路结石常被嵌顿于这些狭窄部位 , 引起管壁平滑肌痉挛 , 发生剧烈的绞痛或出现尿路阻塞等症状 。行径分段输尿管ureter为细长的肌性管道 , 左右各一 , 长度平均男性为26.5cm , 女性为25.9cm , 管径约为0.5~0.7cm 。起自肾盂下端 , 终于膀胱 。输尿管有较厚的平滑肌层.可作节律性的蠕动 , 使尿液不断地流入膀胱 。如因结石阻塞而过度扩张 , 可产生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疼痛即肾绞痛 。输尿管按行径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输尿管自肾盂下端起始后 , 在腹后壁腹膜的深面 , 沿腰大肌前面下降 。达小骨盆入口处 , 左、右输尿管分别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和右髂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 此段称为腹段 。从骼血管入盆腔 , 先沿盆侧壁向下向后 , 越过盆壁血管神经的表面 , 约在坐骨棘水平转向前内侧穿入膀胱底的外上角 , 这一段称为盆段 。在女性 , 输尿管经过子宫颈的外侧 , 阴道穹侧部的上方 , 距子宫颈约1.5~2cm , 此处有子宫动脉横过其前上方;在男性有输精管越过输尿管下端的前方 。输尿管自膀胱底的外上角 , 向内下斜穿膀胱壁 , 于输尿管口 ureteric orifice开口于膀胱 , 此部称为壁内段 , 长约1.5~2.0cm 。当膀胱充盈时 , 膀胱内压增高 , 将壁内段压扁 , 管腔闭合 , 可防止膀胱中的尿液返流入输尿管 。由于输尿管的蠕动尿液仍可不断地进入膀胱 。若壁内段过短或其周围的肌组织发育不良时 , 也可出现尿返流现象 。输尿管的狭窄部:①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②与骼血管交叉处;③壁内段 。这些狭窄处常是输尿管结石滞留的部位 。结石治疗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男性多于女性 , 约3∶1 。近30多年来 , 中国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 。结石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多认为与代谢以及感染因素有关 。症状: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 , 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 。(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 。较大的结石 , 多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 , 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 , 多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 , 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 , 疼痛剧烈 , 如刀割样 , 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 。有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噁心、呕吐 , 严重者出现脉弱而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疼痛常阵发性发作 , 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突然终止或缓解 , 遗有腰、腹部隐痛 。(二)血尿: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黏膜 , 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 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 。(三)脓尿: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 , 临床可出现高热、腰痛 。(四)其它:结石梗阻可引起肾积水、肾功能不全 , 有的病人尚可出现胃肠道症状 , 贫血等等 。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要根据结石大小、部位、数目、形状、一侧或两侧 , 有无尿流梗阻、伴发感染、肾功能受损程度、全身情况以及治疗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 , 全面考虑 。但当绞痛发作时 , 首先应该使症状缓解 , 而后再选择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