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马谡是匡世奇才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 。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 。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 。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 。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 。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 。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 。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 。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 。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一个运筹帷幄的将*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 。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
正如毛大大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 。“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群体皆曰马谡该的时候,参*蒋琬说:“昔楚得臣而文公喜 。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刘禅更为冷静,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 。马谡*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 。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 。以至于临*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 。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 。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 。
出任先锋总司令一职,理应由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 。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总司令,同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大*对阵,显然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 。由于魏*来势凶猛,东线老将赵云尚且抵挡不住,马谡失街亭亦势所难免 。诸葛亮听不进马谡“不宜远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谋强,即便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不会有大作为 。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 。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


追究马谡错位悲剧的社会根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失街亭之前,刘备、诸葛亮为了调动将领的积极性,偏爱刺激法 。激将法在激励人才自我表现的同时,也助长了将领们不切实际地好大喜功倾向 。
关羽、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为了抢头功,也都有动辄拿人头担保抢签*令状的经历 。成事,签订者大捞资本;败事,也没有人认真追究 。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长了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 。受大气候的影响,作为没有一线资历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一线的资本,加上马谡同诸葛亮非同一般的关系,错位的马谡“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