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 四 )


衮服

文章插图
明神宗衮服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十二团龙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身各三、左右两侧各二 。日、月亦分布在两肩,星辰、山分布于后,华虫饰于两袖,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分别饰于前后襟的团龙两侧 。定陵出土的五件衮服,织造之精不同凡响 。以缂丝衮服为例,此种工艺起源于汉魏时期,织造时不用大型织机,而是採用通经断纬、小梭挖织的技术,故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其所用织造材料尤为珍贵 。特别是大量地採用赤圆金织纬,是历代缂丝织物中极少见的 。而大面积地採用孔雀羽绒制龙纹,则使衮服金翠相映生辉,倍显华丽 。此外,衮服还用了蓝、红、绿、黄等28种彩绒 。其中经线全为强捻丝线 。每厘米的地子用22根;纬线全为不加捻的彩绒 。每厘米多达100根 。经过这样的色彩搭配和工艺处理,衮服的色泽更加富丽堂皇、庄重大方,从而达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 。历代织法关于衮服织法,有研究者认为,缂丝“通经断纬”的技法,起源于汉魏 。1959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巴楚西南脱库孜来古城遗址中,曾发现过一块用“通经断纬”技法织成的红地宝相花缂毛残片,按时间推断,和1906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新疆古楼兰发现的一片具有“通经断纬”技法和希腊风格的毛织人像不相上下,均为汉代中朝 。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又在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带,发现一套缂丝织成的绦带,经推断为盛唐时期的产物 。至宋代,缂丝在中华内陆盛行开来,今天我们还可以从《紫鸾鹊谱》、《紫汤荷花》、《红花树》等着述的封面或卷首中,找到以缂丝为装裱的实物,而关于缂丝在宋代盛行的文字证据,也同样可以找到 。在庄绰所着的《鸡肋篇》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定州织刻(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 。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染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 。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 。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作也 。”庄绰为宋代人,可见缂丝“通经断纬”的技法,已为他的同代织匠所用 。明代初期,禁用缂丝做服,以示节俭 。至宣德年间,随着节俭之风被享乐腐化所代替,缂丝才重新发展盛行起来 。朝廷设内织染局,专以缂丝“通经断纬”的技法製造衮服 。由于衮服的製造工艺複杂,造价昂贵,即使最熟练的织匠,每天最多也只能织一寸二分,织完一件衮服,大约需要10年时间 。定陵出土万曆皇帝的这件十二章福寿如意缂丝衮服,应算是中国所见到的唯一的缂丝衮服珍品 。到1983年,定陵博物馆委託南京云锦研究所研究複製一件,该所积三十多年的经验,花费了整整5年时间,终于织造完成,填补了明代龙袍织造技术失传三百余年的空白 。这件袍料的全名为“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蒂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面料” 。为恢复龙袍的本来面目,必须对原物进行“追色分析”和“经纬分析” 。具有30年织锦经验的南京云锦所老艺师王道惠,在色如灰土的龙袍前夜以继日地描摹48天,才完成了龙袍的摹稿,录下精确的数据 。一件龙袍重900克,而挑结的花本即重几十公斤,用线121370根,首尾长达五十多丈 。孔雀羽更要经过精心挑选、劈丝、搓接成线,与彩色丝线盘织成云龙图案,再与真金线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种高贵华丽的装饰效果 。难怪有关专家认为,这件明代皇帝龙袍的複製品在选料、织纹、色彩、图案和织造技艺都与历史真品相同,堪称“传世稀珍”,并在1984年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会上获得殊荣——金杯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