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阿含经【阿含经】阿含经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 。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迴、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 。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经典 。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 。汉译阿含经与南传巴利语记载的《尼柯耶》(Nikaya)有着对应关係 。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 。其内容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
基本介绍中文名:阿含经
外文名:agama
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
主要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
简介阿含经(agam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 。又称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辗转传说之教法”“集结教说的经典” 。意译为“法归”“无比法”“教”“传”等,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 。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 。据传说佛陀涅槃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 。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 。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法藏之分为4部或5部阿含(依据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为四大阿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估计在阿育王时代( 前3世纪 ) 。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 。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 。版本北传方面称《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现代学者认为它们并不属于同一部派 。南传方面有5部,称《长部经典 》、《 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小部经典》 。此中前4部与北传四阿含经大体相当,但经文数目 、排列以至部分内容都互有差异 。汉译《长阿含经》22卷,分4部分,分别叙述有关佛陀 、教行,与外道论难及世界成败之说 ;《中阿含经》60 卷,222 经,说四谛十二因缘及佛陀与弟子们的言行;《增一阿含经》51卷,从1法而至11法,宣说法数,故名增一;《杂阿含经》50卷,含其他阿含经未收的经文 。阿含经类在汉地译出始于东汉明帝时的《四十二章经》编译,整部阿含经问世在4~5世纪 。此前则有阿含经中单品陆续译出 。传承梵语Agama是由彼而此,“来”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译阿含为“趣”与“归”,是“辗转传来”,有传授传承的意思,如《瑜伽师地论》卷85 :“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僧肇《长阿含经》序说:“秦言法归 。……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容受聚集义名阿含 。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 。”[1]《长阿含经》序认为,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无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南传上座部的巴利文阿含经典,属于分别说系铜鍱部的“经藏”,分为“五部”:1.‘长部’; 2.‘中部’;3.‘相应部’(samyutta-nikāya);4.‘增支部’ 5.‘小部’ 。其中‘小部’的内容,锡兰、缅甸所传的部类,略有出入 。北传汉译的阿含经典有四部,分别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统称 。汉译的《长阿含经》,与巴利文五部中的‘长部’相当 。汉译的‘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的“有偈品”等相当 。汉译的‘杂阿含经’、‘中阿含经’──二部,与‘相应部’及‘中部’相当 。汉译的‘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相当 。源流据载,佛入灭(涅盘)后,大弟子摩诃迦叶(Maha Kasyapa)在叶波国闻佛灭而返回,由于佛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着作,三个月后,在摩竭陀国之阿闍世王支援下,6月27日大迦叶遴选五百名硕学僧人在王舍城七叶窟结集三藏,史称“五百结集”,又称“第一结集” 。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又称修多罗)由弟子阿难(Anada)诵出,优婆离(Upali)诵出律,有五大部阿含,过程极其複杂,各家言殊,以摩诃迦叶为上首 。第一次结集时已确定了阿含经的基本内容,其中优婆离结集《律藏》,阿难结集《经藏》,而《阿含经》就在其中,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经编辑 。佛灭百年后的阿育王时期,在毗舍离(吠舍离)进行“第二次结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四部阿含经正式集成,阿含才陆续系统地经过整理,后进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时期 。约公元前一世纪写成文字 。中国自隋唐以来,学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视小乘(Hinayāna)为低下,不受重视,使《阿含经》束之高阁千年之久 。十八世纪末《阿含经》才在欧美学者的提倡中,重获地位 。成经关于阿含经成立于何时,就佛典结集之次第而论:(一)佛陀入灭后,第一个夏季,五百阿罗汉会聚于王舍城外之七叶岩,以大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法(即经),优婆离诵出律,此即历史上着名之‘五百结集’ 。阿含经之渊源,即导源于此时 。(二)佛陀入灭百年顷,七百比丘会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 。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此即着名之‘七百结集’ 。(三)佛陀入灭后二三六年顷,即阿育王之时期,在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 。(四)佛陀入灭后四百年,在迦腻色迦王护持之下,于迦湿弥罗国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举行第四次结集,此次结集以论释三藏为主 。综上所述,阿含经于第一结集时诵出,于第二结集以后,即西元前三世纪前后,为阿含经正式成立之时期 。内容阿含经是一种言行录的体裁书籍,内容记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言行 。述及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轮迴、善恶报应等论点 。世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 。汉明帝时,译有《四十二章经》,内容是阿含中节译而成 。地位《阿含经》是佛法的根本,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借结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阿含经》是记录佛陀的开示录、言行录 。是佛陀大般涅盘后,由弟子们所结集而成,并非佛陀亲自所写、所辑 。阿含法义本来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经典前,都是靠背诵,所以词句都儘量力求精简 。凡事有利就有弊 。精简又含有深义的经文,众生不是看不懂、没兴趣,就是以为懂,但却曲解法义 。加上有很多的精华都是要真修实证才能体悟到,若光从文字上去理解,极易产生误解 。这就是阿含经被判为小乘经的重要原因 。分类《长阿含经》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于长安由罽宾三藏沙门佛陀耶舍口诵,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汉文,秦国道士道含笔录 。《中阿含经》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昙摩难提译出,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杂阿含经》五十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在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 。另有二十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出的时间可能早于五十卷本 。《增一阿含经》又称《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 。最早由苻秦昙摩难提于建元二十年(384年)诵出,竺佛念翻译汉文,昙嵩笔录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由来《长阿含经》“长”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据《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等载,是以长经的总集,故有此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破诸外道,是为《长阿含》;《分别功德论》卷一则谓,长者,乃说久远之事,意即历劫而不绝 。《中阿含经》 “中”指篇幅中等的圣教集(据《分别功德论》卷一) 。《增一阿含经》;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所载,本经是依法数的次第,自一法顺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类辑成,故称增一;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增一阿含》是佛陀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总集而成 。《杂阿含经》 关于《杂阿含》名称的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载,此经是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教说,今集为第一部,称《杂阿含》 。又据《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二载,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 。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是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修习法门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