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

文章插图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血细胞形态分析仪】血细胞形态分析仪是临床上用于测试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血红蛋白的浓度、白细胞的总数并进行分类的检测仪器 。
基本介绍中文名:血细胞形态分析仪
外文名:Blood Cell Morphology Analyzer
定义血细胞形态分析仪主要用于血细胞形态学筛查,包括血细胞图像摄取、可视化观察及描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形态学特性描述、血小板测定等 。发展历史1.1966年Prewitt和Mendelsohn发明了第一台用于血涂片图像分析的系统,命名为Cydac显微镜扫描系统 。2.1974年Larc推出了第一台用于自动白细胞分类的仪器并投入临床使用,开创了白细胞五分类的先河 。3.20世纪90年代末,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双向通讯在医疗领域的普遍套用,这种信息通讯开始套用于远程病理诊断领域,然后发展到血液学分析检测 。4.国内外使用的主要是DM全自动数位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和BCM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的结构1.DM全自动数位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 由自动定位数字扫描成像装置和载有细胞形态分析软体的计算机组成 。2.BCM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 由血涂片传送模组及血细胞形态分类与识别软体组成 。1)血涂片传送模组包括玻片匣、机械传送装置、条码扫瞄器和滴油装置 。2)图像採集模组包括成像系统和采图系统 。3)血细胞形态分类与识别软体主要用于样本检测、覆核、结果列印等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工作原理与流程1.DM全自动数位化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工作原理与流程1)细胞图像获取与处理 由CCD摄像机採集,再经过预先编辑好的电脑程式定位并预分类细胞 。2)工作流程 染色好的外周血涂片装载到该系统后,玻片被自动推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系统自动先在10×物镜下扫描血涂片确定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单细胞层,随即以城垛的方式扫描单细胞层并记录白细胞的位置 。然后系统自动滴加显微镜油,在100×油镜下对细胞进行自动对焦拍摄图像,并提取细胞多种特徵 。3)数据处理 根据人工智慧网路进行计算机运算,作出预分类判断 。系统在50×油镜下,对红细胞形态分析并标记 。操作者只需要在计算机显示屏上进行修改或接受预分类结果,经人工审核后的分类结果上传至信息系统 。2.BCM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工作原理与流程1)图像系统 仿照人工镜检的操作流程,实现了低倍镜下单细胞层寻找、低倍镜下白细胞定位加油、油镜下图像聚焦及採集、细胞分类等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 。2)细胞识别 BCM基于支持SVM和ANN对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分类识别 。对于白细胞,通过提取白细胞的颜色、几何、纹理、分形、小波等300余项特徵建立特徵库,而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器,实现对白细胞的分类识别 。对于红细胞和血小板则自动分割出红细胞和血小板,提取颜色、几何、不变矩等数十项特徵,再基于人工神经网路建立红细胞和血小板分类器,实现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分类识别 。报告参数1.白细胞分类 包括白细胞计数总数、中性桿状核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数目、嗜硷粒细胞百分比、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核红细胞百分比、巨血小板数目等 。2.白细胞形态 包括中性粒细胞分叶指数、核左移/核右移、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指数、平均面积、面积变异、平均直径、直径变异 。其中中性粒细胞分叶指数、核左移/核右移、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指数为BCM系列特有参数 。3.红细胞分类 包括红细胞计数总数、正常红细胞、巨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红细胞、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 。4.红细胞形态 包括平均面积、面积变异、平均直径、直径变异、形态不整、大小不均 。5.血小板分类 包括巨、大、中、小血小板,重度、中度、轻度、可疑凝集血小板 。6.血小板形态 包括平均面积、面积变异、平均直径、直径变异、血小板浓度水平、血小板凝集度、血小板/红细胞、大小不均 。检验结果1.当血细胞中出现了中毒颗粒且有核左移现象的发生,则说明中性粒细胞含量一定增高 。临床上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患者受到严重的感染或者有恶性肿瘤的出现 。2.当检测的白细胞比正常的总数低,淋巴细胞所占的百分数上升时,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且伴随着异型淋巴出现,则说明有病毒感染 。3.当白细胞伴随着淋巴细胞的升高而升高时,要注意白血病的发生,老年患者更要注意是否是慢性淋巴白血病 。4.通过检查红细胞的形态,结合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来判断是否是贫血 。扩展阅读[1] 陈雪梅.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100-102.[2] 任颖佳,王悦,刘汝峰等.CellaVision DM96血细胞形态分析仪外周血细胞分类结果评价[J].临床检验杂誌,2014,32(08):56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