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


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

文章插图
医家(中国理论学派)【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 。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 。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型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医家
外文名:yijia
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
补充: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举例:扁鹊等
扁鹊扁鹊春秋时代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郑人 。“扁鹊”并非真名实姓 。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 。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 。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 。由于扁鹊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卢医”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着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扁鹊能够採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医学,并能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贤能的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九十七岁 。事迹有一年,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桓侯又不理睬 。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桓侯又没有理睬 。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 。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幺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 。”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侯就病死了 。仓公另有仓公,见《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 。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 。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 。《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淳于意自幼热爱医学,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学黄帝、扁鹊的脉书、药论等书,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着称 。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却不肯趋承 。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绝了 。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 。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 。文帝受到感动,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 。淳于意诊断疾病,注意详细记录病案 。他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 。针灸技术,在《诊籍》中已见有效地套用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着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传播医学的教育家 。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就有宋邑(临淄人)、冯信(临淄人)、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高后八年时(公元前180),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 。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淳于意为徒,让淳于意把过去所学的医方都丢弃,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 。三年后仓公出师四处行医,足迹遍及山东,曾为齐国的侍御史、齐王的孙子、齐国的中御府长、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齐王的侍医遂等诊治过疾病 。当齐王刘将闾为阳虚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于意曾为其治癒了关节炎一类疾病,还随从将闾来过长安(今陕西西安),并为安陵(今鹹阳东北)阪里的项处诊治牡疝病 。齐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 。淳于意听说后,认为文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有余 。可是有一庸医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 。于是王公贵族诬滔仓公“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加之同时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请仓公为其治病而未至 。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传到长安受刑 。淳于意生有五女,当皇帝诏书进京问罪时,他感伤无男随行 。于是小女儿坚持随父进京、并上书朝廷,申述父亲无罪,并愿意为奴以换取父亲的自由 。经汉文帝诏问,遂使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 。淳于意在应诏回答汉文帝询问时叙述了自己学医、行医的经过,业务专长、师承、诊疗效果、病例等,史称:“诊籍”(即诊病的簿记)总计25个病案 。他所答诏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从中反映了淳于意的医疗学术思想与医案记录上的创造性贡献 。“诊籍”中还真实地报告了治疗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医治无效而死亡 。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样,并没有把医学经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範围内,而是广泛传授医术,他因材施教,培养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华佗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 。这考证很可疑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髮童颜的记载 。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 。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一位着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 。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 。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