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 二 )


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

文章插图
华佗 张仲景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 。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 。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採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
中国理论学派 医家

文章插图
张仲景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着,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着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葛洪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 。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採药,又从事着述,直至去世 。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 。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採药,隐逸求仙的一面 。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 。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製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他的着作,约有五百三十卷 。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 。《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着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 。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着作 。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 。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着名的文论着作 。《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着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 。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採药容易,价钱便宜 。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 。所以,受到历代民众的欢迎 。葛洪的医学着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孙思邈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 。被人称为“药王”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幼聪颖好学 。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 。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鍊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 。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 。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 。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 。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 。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 。鹹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 。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李时珍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民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着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另着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