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福建莆田开福寺)【福建莆田开福寺 开福寺】开福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地处莆田第一高峰的望江山下 。
开福寺于1997年12月被批准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被批准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开福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始建于:唐初
特点:风光旖旎,山川如画
寺庙介绍开福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地处莆田第一高峰的望江山下 。开福寺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宋两代,原为九座寺,遗址尚依稀可见,占地十多亩,僧徒近千人,到南宋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再次修建,至元代毁灭于兵火,竟成废墟,直到明成祖乙未年间又由开山住持沙门刘峰德祖师牵头化缘筹建及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原任山东按察司事副使,前户部郎中宋光兰捐金倡建,檀越明太子保吏部尚书林俊捐谷助建,在原址重建开福寺壹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清康熙年间,香火更为旺盛,僧徒众多,开山造田近百亩,屯粮几百担,粮食颇丰,进行竖旗粜谷,竖红旗粜红谷,竖白旗粜白谷,誉满广业里,至今还存有旗桿座二个 。现存有雍正和乾隆年间和尚墓2个,保留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还保留有完整的记载,尚存有文物:⑴名人捐资修建芳名石刻的石牌 。⑵崇宁四年石马槽二个 。⑶明代用铣铸的古钟一个 。⑷明代木雕的“大雄宝殿”匾壹面 。⑸莲花宝台等文物 。
文章插图
开福寺内塑有如来佛、观音佛、迦蓝韦陀等十五尊神像 。古往今来,晨钟暮鼓,四时香火缭绕,崇拜者络绎不绝,当前又有祈梦信士来往不断,香火更为旺盛 。历史沿革据寺院资料记载,开福寺在隋唐时为书院;唐光华中里人林阙施田始创九座寺;宋淳熙十三年荒废于野火,后重建,到南宋宝佑二年再次修建;至元代毁灭于兵火,竟成废墟;直到明成祖乙未年间又由开山住持沙门刘峰德祖师牵头化缘筹建及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原任山东按察使副使、前户部郎中宋光兰捐金倡建,擅越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林俊祠(剑素)捐谷助建,在原址重建开福寺;清代寺院屡有修缮,殿宇樑柱构造保存完好;1958年山洪暴发,致使墙门损坏,“文革”期间佛像及文物惨遭“红卫兵”破坏殆尽;直至1996年村里有识之士发动民众,捐资捐物,献工献料,修葺殿宇,重塑圣像,追回文物 。革命据点开福寺也是我党闽中革命重要据点之一 。1931年至解放前夕,开福寺既是党地下游击队秘密集合场所,又是闽中司令部重要的联络点之一 。革命家邓子恢曾出入其间,莆田地下党先驱者陈天章、刘实军、陈建新等人经常在寺内秘密召开会议,布置革命斗争事宜,成为莆、仙、永三县较为活跃的一个地下党革命据点 。寺内至今还保留一些地下党革命史料以及地下老革命者、原光泽县副县长易德亲手题写的楹联:“汉迎佛国镇沙门为文武之地,唐建僧家开福寺成革命据点” 。开福寺已于1997年12月经莆田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景点开福寺周围的天然名胜古蹟,齐齐环列,寺前百多米处有圆形山丘,既名燕鸟巢,又似香炉,上有两棵千年古松,既似双燕展翅,又若两柱清香,寺后山峦形似飞燕,又似弥勒佛,左腿盘坐,右腿蹲坐,惟妙惟肖,右为仙掌峰、仙人台、羊耳寨、文笔峰、出风穴、桃源洞等 。左为马尾祭、香炉峰、望江峰,正对面是天马峰等景点 。
-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下辖村 塘东村
- 莆田界外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西园街道办事处赖厝村 赖厝村
-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下辖村 金山村
-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镇下辖村 盐仓村
-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世美叶氏宗祠 叶氏祠堂
- 福建 蔡襄酒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永春县辖镇 东关镇
-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下辖村 岸兜村
- 2016—2020年 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