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半车麦秸


差半车麦秸

文章插图
差半车麦秸【差半车麦秸】差半车麦秸一词来自姚雪垠(1910--1999)的作品中,是战争时期的一个邋遢乡下人的外号 。这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在于他热爱土地、对战友们很关心;缺点是愚昧无知而又落后 。
来源为什幺要叫作“差半车麦秸”呢?这个词又有什幺寓意呢?接下来的故事会告诉你 。基本情节是这样的:一天,八路军游击队们大嚷说抓到了一个汉奸,身上有太阳旗,于是,所有人都来“批斗”这个汉奸 。“汉奸”说他并不是真正的汉奸,而是为了逃命才带上太阳旗,队长便放了他,当队长问到他的名字时,他就说自己村里的人都叫他为“差半车麦秸”,于是大家都这幺叫他,很快地,“差半车麦秸”与战士们打成一片,人缘极好 。“差半车麦秸”有很多特殊的举动,最普通的就是擤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 。“差半车麦秸”与同志们吃饭是吃得又快又多,碗里舔得乾乾净净,原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有一次,“差半车麦秸”吃晚饭,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个饱嗝,,用右手食指甲往牙上一刮,又一弹,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 。还有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举动是“差半车麦秸”搔了搔头皮,顺便用手往脖子一摸,摸出来一个虱子,又用指头捻了一下,送到嘴里“格崩”一声咬死了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差半车麦秸”挂了彩,离开了队伍送到其他地方治病去了,大家都很想念他,但是唯一留在队伍的是这个“差半车麦秸”的外号,于是,队伍里的人就有它来比喻做事邋遢的人 。总之,“差半车麦秸”就是描述那些做事不体面,不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但是这个词并不含贬义,而是包含了风趣与友好之意!作者简介个人履历姚雪垠(1910-1999),我国现代着名作家,原名姚冠三,河南省邓县姚营村人 。30年代开始文学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人性的恢复》,中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牛全德与红萝蔔》、《戎马恋》(《金千里》)、《长夜》、《李自成》等 。作品分析《差半车麦秸》写于1938年4月,同年5月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第1卷第3期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参加游击队前,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 。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鍊,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王哑吧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 。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嚮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中国儿女”子孙们身上的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的潜力 。说明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他们能够也一定能够同祖国一起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 。作者思想敏锐,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成功地塑造了王哑吧这个形象,这在新文学创作上是个可贵的开拓和贡献 。作品採用传统叙述方式,结构严谨缜密;描写细緻生动,风趣幽默,善用民众口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社会评价1938年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给予《“差半车麦秸”》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塑造了“阿脱拉斯型的人民的雄姿”,是抗战文学的“新的典型” 。其后,抗战文坛上好评如潮,这篇小说也很快被译介到国外,被视为中国抗战文坛的可喜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