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下辖村 塘东村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下辖村 塘东村

文章插图
塘东村(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下辖村)【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下辖村 塘东村】塘东村隶属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一个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围头半岛的西南隅,地理坐标东经118.6°,北纬24.5°,东连陆、西临海,倚山望洋,景色秀丽,隔海距金门岛15公里,北距金井镇4.5公里,海陆交通十分便利 。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其中有塘东、下寮、寮头、西安、后埭、山柄,一个工业区,设14个村民小组,截止2008年,全村人口4679人,986户,村中姓氏有蔡、吴、谢、王、许、粘 。苏有朋导演的处女作《左耳》于9月3日、8日在塘东村取景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塘东村
下辖地区:塘东、下寮、寮头
方言:闽南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东蔡家庙、玉带滩、西资岩
机场:晋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晋江站
车牌代码:闽C
村情概况塘东村隶属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一个行政村,位于围头半岛的西南隅,地理坐标东经118.6°,北纬24.5°,东连陆、西临海,倚山望洋,景色秀丽,隔海距金门岛15公里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塘东村始祖,以“我居塘之东”而名“我东”即我东公,我东公初居伏狮,即东井后迁于前踞“伏狮”后屏宝盖的池塘之东繁衍拓展,故称为塘东 。雅称锦东 。历史沿革明、清属十四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金井镇塘东保,建国后1956年属金井区塘东乡,1961年属金井公社塘东大队,1984年改称金井镇塘东村委会 。基础设施村中设有老人活动健身设施,文化活动中心,设九年义务制学校一所(锦东华侨学校),下属单位有老人协会、计生协会、治安大队、文化活动中心、校友会、慈善会、旅外“三会” 。气候与经济年均气温20至23摄氏度,属亚热带气候,村中发展浅海养殖,有牡蛎、紫菜、海带,企业有纺织、服装、製衣、铸造、织造等企业 。名胜古蹟东蔡家庙——塘东村早有的蔡氏祖祠,兴建年代难以考查,原祖祠(下祠,也称大宗祠)大门悬有门额“东蔡家庙” 。而据早期规定,须有乡人中式进士,祖祠可称为家庙 。明代乡贤忠宪大夫、长沙知府蔡缵,系嘉靖辛丑(1541年)年中进士,授文林郎,于嘉靖戊申(1548年)创纂本宗族谱 。估计宗祠建在这个年代,初建时的规模不详,后经几次翻修,更难稽其原貌 。至清代末年,乡族某人居祠内,举炊不慎,酿成火灾,全祠夷为废墟 。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族人多次修葺,悉心经营,每年春冬两次进行祭祀 。由于年久失修,后于1985年由海外侨亲集资重建,翌年落成 。其结构高度、画栋雕梁、对联匾额、木石雕刻、神龛香案等 。尽皆保持原貌:惟屋顶改盖绿瓦,更加灿烂夺目 。脊高二丈三尺九寸,宽二丈三尺六寸:屋盖依急斜度而筑,史称“塘东高”,实为晋江宗祠第一高也 。原厝形如顶落,据传当时因客观原因,东西两厢和下落没有基建,所以规模不大 。原祖祠内两壁画有“忠孝廉节”四大字,据传是仿南宗理学家朱熹的笔迹 。祠内梁、墙悬有匾额25方:“祖孙进士”、“国师”、“都督”、“良二千石”、“进士”、“父子拔元”、“兄弟恩元”、“兄弟廷选”、“选魁”、“选元”、“定远将军”、“文魁”、“别驾”、“忠臣”、“都阃”、“孝廉方正”、“孝子”、“筠节森霜”、“期颐溢算”、“寿颐”、“今之仲建”、“重藨鹰扬”、“贤节楷模”等 。另有一部分悬于蔡氏家庙,有科举中式,朝廷封赠等 。于此可见吾乡先代名人之多 。东蔡家庙蔡氏家庙,一称新祠堂,始建地清同治年间,民国初重修,面积大于东蔡家庙 。祠内中间左右有天井五口,为晋南祠堂之特色 。原祠顶悬挂匾额“端明殿大学士”,“国师”“都督”“祖孙进士”“良二千石”等;大门口左右立下马石一对,大埕竖旗桿六桿,至三四十年代尚存3桿 。石埕圈以重返家窗围墙,南北大门通道;因年久破旧,由华侨亲集资重建,1994年落成,规模照旧,雕刻装饰更加精緻显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