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作 日日

日日(李商隐诗作)【李商隐诗作 日日】《日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写作者因春光烂漫所引发的一种幽微複杂难以名状的情绪 。第一句以奇特的语言写作者对艳阳照耀下一片烂漫春光的独特感受 , 表现出美好的春光尚未消逝之前的美艳景象 。第二句实写春光 , 微寓心绪 。三、四两句由这种複杂微妙的意绪进一步引出“心绪浑无事”的企盼 。全诗以一种在心灵上近乎真空的状态和一种无所依託的微妙感受衬托出作者缭乱不安的心情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日日
作品别名:春光、春日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李商隐
作品原文日日⑴日日春光斗日光⑵ , 山城斜路杏花香⑶ 。几时心绪浑无事⑷ , 得及游丝百尺长⑸?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日日:意为一天天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 , 日日悲看水独流 。⑵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 。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 , 窥窗来见参 。”日光:既指艳阳春日 , 又兼有时光之意 。汉陆贾《新语·道基》:“润之以风雨 , 曝之以日光 。”⑶山城: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 , 山城足回楼 。”⑷心绪:心思 , 心情 。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 , 空怀畴昔时 。”浑无事:即全无事 。浑:犹全 。⑸游丝:指春天时虫类吐在空中而四处飞扬的细丝 。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 , 高杨拂地垂 。”白话译文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 , 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什幺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幺事 , 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创作背景李商隐擅长抒写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 , 这首诗即写于某年春天 , 作者因春光引发一种微妙感受而作此诗 。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诗题或作“春光” , 或作“春日” , 皆非 , 应是截取开头一句的前两字而成 。在李商隐诗集里有很多诗是属于这种虽曰有题实为无题的 , 如《流莺》(其首句云“流莺漂蕩复参差”)、《相思》(首句云“相思树上合欢枝”)、《人慾》(首句云“人慾天从竟不疑”)等皆其例也 。全诗可分两层:前二句写的是春景 , 后二句是写由此景而感发的心情、意绪 , 并以“游丝”绾合前景后意 , 显得十分自然、缜密 。诗中并没有什幺惊天动地的家国大事 , 也看不出什幺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 。但是却从这普普通通的景色抒写中传达了诗人某种幽微而複杂的体验或感受 , 而这才是此诗感人之所在 。首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写诗人眼中的春色 。一句之中连用三个“日”字 , 妙在使人不觉其重 。原因何在?这须从“斗”字说起 , “斗”乃“争强竞胜”之意 , 是此句之“眼” , 有了它才使“春光”、“日光”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这里 , “春光”和“日光”都具有双重含义 。从字面看 , “春光”泛指春天明媚艳丽的风物景致 。“日光”则指时色天象 。前者为物色 , 后者是时间 , 随着时间(“日光”)的推移 , 物色(“春光”)也在不断变化 , 而这推移与变化又是瞬息迥异 , 所以诗人用“日日”状其景况 , 以“斗”字提挈于时色物象之间 , 竟成此一热闹繁华的场面 。因此不妨说这句诗是以开朗、畅快、愉悦作底色的 。但是另一方面 , 在古典诗文里“春”、“日”还有另一重喻意 , 另一个传统 , 即人们常将春、秋同人的青春年少和年迈衰老联繫在一起 , 或者竟是二者的代名词 , 将时日光阴同人的生命时光相比拟 。自从屈原发出“日月忽其不淹兮 ,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的叹息之后 , 这种对生命本体的强烈意识和深沉感喟便无时无刻不倾注于诗人的笔端 。了解了这一层 , 再来看李商隐的这句诗时 , 便会有不同的感受 。“斗”字虽突现了春色的繁盛迷人 , 但是 , 在这愉心悦目中又蕴含着诗人莫名其妙的忧惧和哀伤 , 而这种不易觉察到的潜在情绪又终于发展成了后二句感情的直接坦露 。如果说首句还是笼统地描摹 , 那幺次句“山城斜路杏花香”则是比较具体地状写了 。“山城斜路”指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其实在看到“日日春光斗日光”之前诗人就已经走在这弯弯曲曲的路上了 , 这是诗家用笔狡狯之处 。——“杏花”大约是“山城斜路”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物 , 所以单独拈出 , 又以“香”字来渲染 , 使春色具体化、立体化了 。这两句虽同是写春色 , 但一较抽象 , 一较具体;一是望中之感受(视觉的) , 一是从嗅觉中得来 , 略有不同 , 因而富于变化 。三、四句“几时心绪浑无事 , 得及游丝百尺长”应作一气读 。这大概是套用了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百丈游丝争绕树”的诗句 。诗人缓步行进在山城斜路上 , 看见在空中自由自在浮动着的游丝 , 想到自己整日为尘世俗事所萦绕不得安宁 , 竟觉得自己反不及这无声无息的“游丝” , 于是才生出了这一奇想:什幺时候自己才能像这百尺游丝一样浑然无知无觉、自由自在呢?但诗人毕竟不是“游丝” , 庄周化蝶那是梦中才有的事 , 所以企羡也就只能归于企羡 , “心绪”既不能似“游丝”一样“浑无事” , 而诗人的烦恼、忧郁也就只能依然故我 。如此思来想去 , 竟觉得此时“心绪”之多“事”比直说更增百倍令人难堪 。这种将有感情的人同无情的物相比的构思在古典诗词中是非常常见的 , 有时是正接 , 有时是反衬 , 如杜甫《秋兴八首》诗“信宿渔人还泛泛 , 清秋燕子故飞飞” , 以有巢可归的燕子反衬人的无家可归;又如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白髮悲花落 , 青云羡鸟飞” , 以鸟儿高飞喻写自己的抱负和眼下的不得志等等 。但在这些诗里还多是可以寻绎的外在类比联想 , 而在李商隐这两句诗中则是以双关的“绪”将无形无影的心理情绪(“心绪”)同空中的“游丝”联繫起来 。这可以看出李商隐诗设喻的巧妙 。名家点评冯浩:客子倦游 , 情味渺然 。(《玉溪生诗笺注》)钱钟书:“几时心绪浑无事 , 得及游丝百尺长” , 执着绪字 , 双关出百尺长丝也 。(《谈艺录》)刘学锴:这首小诗 , 写的就是春光烂漫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这首诗 , 注家们有“虚度春光”、“客子倦游”一类的理解 。而这样阐释往往使全诗语妙全失 。(《唐诗鉴赏辞典》)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 , 唐代诗人 。字义山 , 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成(唐文宗年号 , 836—840年)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 , 被人排挤 , 潦倒终身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 , 无题诗很有名 。擅长律绝 , 富于文采 , 构思精密 , 情致婉曲 , 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 , 意旨隐晦之病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