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 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 。了解名片在历史上的情况 , 对于我们研究民俗和社会生活史 , 均有意义 , 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清代的名片 。
名片 , 古称谒、名剌、名贴、手本等 ,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 , 在唐以前就很流行了 。如果细细区分 , 早期的名剌、名帖等 , 有一些的内容更象今天人们所用“柬” , 与后来的名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 所以清人说 , 象后世所用的这种写着姓名的小片 , 是从明末开始盛行的 , 在此之前 , 古人的的片子 , 都是亲笔书写的 , 明清以后才开始“刻木印之耳 。”以我们现在见到的资料 , 这一时期 , 中国人的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 刻成一个小版来印刷 , 甚至如今天人们盖印章一样 , 盖到特定的纸张上 , 已经非常方便了 。至于应用此种小名片的原因 , 记载中说是始于崇祯时期 , 因为*方对于互相“请托” , 走门子 , 找关系进行控制 , 所以人们来往时常常使用这种小名片 , 投送起来比较方便罢了 。但就其大体用途而论 , 早期名剌与帖子是可以视为名片的源头的 , 例如《后汉书?祢衡传》说祢衡“建安初 , 来游许下 。始达颍川 , 乃阴怀一剌 , 既而无所之适 , 至于刺字漫灭 。”这里的“剌” , 就是怀里揣着的一张名片 , 由于长时间没能结交到达*贵人 , 以至于剌上写的字都掉光了 。早期的名片用木或竹制作 , 汉以后始改用纸 。清人赵翼曾考证说:“古人通名 , 本用削木书字 , 汉时谓之谒 , 汉末谓之剌 , 汉以后则虽用纸 , 而仍相沿曰剌 。”《汉书》中讲到郦食其见刘邦的故事中 , 郦手中拿的“谒” , 实际上就是竹制的名片 , 上写主人的姓名、籍贯、*职等 , 甚至还写上要办的事情 , 应当说已经具备了名片的一般功能了 。
以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来看 , 明代名片已经风行 , 也讲究等级 , 至清则已成为上流社会约定俗成的交往方式与礼节了 , 广泛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交往中成为一种常例 , 如 , 同治6年著名文人陈其元任上海厘金局提调 , 有同乡故友吴昌寿来访 , 因旅途匆忙 , 未带名片 , 与陈府下人在门前发生纠葛 , 陈将下人喊来查问 , 回报说:有一个武*模样的人 , “衣服弊陋” , 要来求见 , 找他要名片 , 又没有 , 只说与大人是几十年前的好友 , 又不肯说姓名 。这个穿着有点糟糕的老友 , 因没有名片之类的东西 , 就是进不了门 。见面后 , 吴又向陈解释 , “本欲即行登舟 , 因知君在此 , 故特走访 , 带来三仆方打叠行李 , 不令随行 , 而忘持拜帖 , 乃致此窘 。”这里 , 老友前来拜会 , 门人不允进门 , 索要名帖之类 , 而老友相见后 , 也解释自己何以没有带拜帖 , 可见名帖在清代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必要礼节了 。
名片也是清代*场交往的重要工具 , 朱克敬《暝庵二识》:新点翰林就职后 , 叫人拿着名片遍投于诸前辈 , 称之为“大拜 。随后还要亲自拿着三张名片 , 到前辈府上投递 , 叫做“求面” 。投剌成为*场繁文缛节的一部分 , “京署各* , 最重资格 , 其中若翰林、若御史 , 以及内阁中书、*机章京、吏部、礼部司员 , 对于同僚之先进者 , 不论年齿 , 皆称前辈 。初谒时 , 必具红白柬三份 , 登堂拜见 , 执礼惟谨” 。
- 缅甸王国是如何沦陷为殖民地?又是怎样和殖民者斗争的
- 揭秘:三国历史名将周瑜的陵墓到底在哪里?
- 天龙八部里大理的段誉历史上是怎样的皇帝
- 朱棣夺建文帝之位建文帝的兄弟儿子又如何处置
- 古人也懂浪漫:古代夫妻婚后调情的几种方式
- 明朝女子进宫当后妃:要进行怎样严格的体检?
- 慈禧太后夜明珠的秘密:*后含口中尸体不腐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流动水银做的江河大海吗?
- 爱新觉罗middo;奕纬:清朝厌学被父皇踢*的皇子
- 清朝康熙皇帝的四位辅政大臣其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