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文章插图
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本所为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下辖的一个以民俗学教育与研究为主体的实体性教研单位,与民俗学和社会发展研究所一起承担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博士培养任务 。
基本介绍中文名: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地点:北京师範大学主楼7层B701
院长:万建中
本所首任所长为刘铁梁教授,现任所长为万建中教授 。主要教师有万建中教授、杨利慧教授、岳永逸副教授、康丽副教授和彭牧副教授 。主要办公地点为北京师範大学主楼7层B701.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现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民间叙事学、民俗志学、历史人类学 。三个方向彼此衔接,共同构成“民间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长远发展走向 。本所师生在充分重视历史文献整理与使用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民俗学田野作业,通过蒐集大量资料和观察体验民间生活,使所从事的学问进一步关注现实和服务于社会 。所长万建中教授是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学、民俗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着有《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民间文学引论》、《中国民间文化》等15部专着 。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 。刘铁梁教授在民间文学理论、民俗志学、村落考察等方面,多有创造性贡献,着有《“民间文学”的概念与 20 世纪中国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联村组织与社区仪式活动》等论文,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 。杨利慧教授是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的获得者,致力于神话学和民间叙事学的调查和研究,着有《女娲溯源》、《中国神话》等 。康丽副教授和岳永逸副教授也在民间故事的性别视角研究、村落庙会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彭牧讲师是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民俗学专业博士,在学术界已崭露头角 。近年来,本所承担并完成的国家级和省部委级科研项目有: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中国江南沿海村落民俗志研究”、中宣部委託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俗文化志区县本的调查与编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北京商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散文叙事的主题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之“民国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画”项目“现代民间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异”、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叙事的讲述与表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的神话母题”、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学术史”等等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现有在编教师6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2人,讲师 1 人 。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社会文化学、民间信仰研究、民间组织制度研究、宗教民俗学、民间叙事学、民间文艺学导论、宗教民俗学、民俗学导论、田野作业方法论、中外民俗学史等 。本所还承担了全校和文学院本科生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神话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所长:万建中教师名录姓名性别学历职称万建中男博士教授 博导刘铁梁男硕士教授 博导杨利慧女博士教授博导康丽女博士副教授硕导岳永逸男博士副教授硕导彭牧女博士副教授 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