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田文镜 百科历史之最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 。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 。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 。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 。
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抚 。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 。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 。但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 。然而雍正帝以其实心任事,称之为“模范疆吏”,任用如故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田文镜 百科历史之最】雍正五年(1727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东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保 。雍正八年(1730年),兼北河总督 。河南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雍正帝仍予包容 。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谥端肃 。田文镜著作有《抚豫宣化录》、《钦颁圣谕条例事宜》,曾主持编修《河南通志》 。
历史评价:
田文镜政事干练,以铁腕闻名,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 。治理地方期间,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 。
《清史稿》:“(李)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 。”
乾隆帝:①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 。②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 。
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虽然也认为田文镜“为政苛细,居心忮刻”、“严酷武健,勤求苛刻”,但还是肯定了其实心任事,吏治整肃的一面,承认在其治下“境无贼寇 。道不拾遗,抑富豪而安贱民,禁衿绅苛虐佃户,皆善政也 。”
钱宗范认为田文镜:虽有苛索严刻之弊,但在封建时代,有这样一个办事踏实勤勉、不避亲贵、嫌怨的大吏,也很可贵的了 。
轶事典故:
新建贡院
雍正五年(1727年),当田文镜在河南发现贡院问题后,河南官员纷纷建言:您来河南六年了,“事无巨细,有未便者即请诸朝”,不知理顺了多少事 。贡院是“抡才(选拔人才)重地”,“非择善而迁焉不可” 。有了舆论支持,田文镜即着手选择贡院新址 。不久,他的目光投向了开封城东北角、铁塔南边的一块空地 。
田文镜看中开封城东北角,大约有接续前代文脉之意 。古代建书院、贡院,都很注重选址,选择具有自然灵性的地方,田文镜也很深信此道,他请术士前来察看,术士们说得玄乎:此地“是为辛亥之龙”,居奎宿和璧宿之间,“紫薇垣在乾,文昌宫在巽,且铁塔正当天禄,而魁阁恰在离明,洵称吉地 。”田文镜虽以苛刻闻名,但办事其实很有章法 。贡院迁址这样的大事,本来可能有各种阻力,在决意兴建新贡院后,他先赢得舆论支持,再为新址造势 。化解各种阻力于无形 。那块近两百亩的空地,当时其主人只叫价一百多两银子,田文镜二话不说,“如数许之” 。
田文镜指派开封府、彰德府、祥符县、杞县等衙门共同负责,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开工建设,第二年五月顺利完工 。新贡院号舍增至9000间,新建执事楼75间,整个建筑群“规制深严,栋宇华丽,更非昔比”,用田文镜的话说,“不数月间,将积年所苦,举而易之”,再无积水之患,“岂非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