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庄严弥撒


贝多芬庄严弥撒

文章插图
贝多芬庄严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是指贝多芬的晚期创作《D大调庄严弥撒》大型交响曲,这被他自己明确称为“最伟大作品”,是一部出自作曲家内心的真诚之作 。创作于1819年~1823年,
基本介绍中文名:贝多芬庄严弥撒
学名:《D大调庄严弥撒》
创作时间:1819年~1823年
首演时间:1824年5月7日
首演地点: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
创作背景贝多芬开始写《D大调庄严弥撒曲》是在1819年,原打算在鲁道夫大公的就职庆典上演奏,典礼定于1820年3月9日在科隆大教堂举行,但是当1823年这个曲子写完的时候,就职仪式早就结束了 。
贝多芬庄严弥撒

文章插图
《D大调庄严弥撒曲》创作于1819-1823年间 。这时期正好是欧洲社会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动荡局面中摆脱出来的初期 。连年的政治和军事灾难使人们逐渐对源自启蒙运动的唯理主义思想思潮产生怀疑,重新思考基督教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写得如此之慢有几个原因,一是生活不断的麻烦,影响了一个音乐家的正常写作 。二是在1815到1826年的这段时间,贝多芬的创作转入了一向所说的“第三阶段”,他的新想法层出不穷、新乐思也不断地涌现,派生出大量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最后的5首钢琴奏鸣曲、最后的6首弦乐四重奏以及《第9(合唱)交响曲》 。第三个原因是他对这首“宗教音乐”的极端的重视,达到了殚精竭虑乃至狂热的程度 。他闭门塞听地反覆推敲,大量研究前人的宗教音乐,音乐语言之丰、用法之特异,是音乐史里的奇观 。而且贝多芬最终放弃了时效性,专注于作品本身,不断地扩大这个曲子的“体积” 。《D大调庄严弥撒》、《C大调三十三首钢琴变奏曲》以及作曲家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第30、31和32号)是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其中的《D大调庄严弥撒》更是前后花了4、5年时间创作才得以完成 。而且这部作品诞生的时候,距离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阴 。似乎作曲家已经提前预知了死神的来临,因此写下了这部具有神圣意义的宗教音乐作品 。但是贝多芬显然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了结自己的艺术生涯,在他心中还有更加重要的理想没有完成,那正是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 。1819年,贝多芬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奥尔默兹大主教 。贝多芬献给了后者很多作品,包括第4,5号钢琴协奏曲,《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有《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 。在1818年,贝多芬就开始为他的登位创作《D大调庄严弥撒》Op.123 。但是这部作品要等到4年之后,才交到鲁道夫手上 。首演则要到1824年4月7日,而且是在圣彼得堡,稿件是由贝多芬的一位贵族朋友格雷卿夫人送去的 。而在贝多芬生前,维也纳只上演了其中的三段,而且不是在教堂场合,而是与《第九交响曲》一起的音乐会场合 。贝多芬开始的时候并没打算出版《庄严弥撒》,而是将之献给欧洲各大皇室 。普鲁士国王,沙皇,法国和丹麦的国王都认购了一份 。路易十八1824年还制了一枚贝多芬金币送给他 。根据辛德勒的描述,贝多芬虽然并没因这枚金币有多大的好转,但是却深深以此金币为荣 。但到了1827年4月,《庄严弥撒》还是出版了 。全欧洲各音乐中心订购抄本数达200份以上 。对作品的这种热烈反响,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对该类型作品的诉求 。影响但开始时作品的上演的次数不多,就算难得有一次,也是节选 。直到19世纪中,《庄严弥撒》的演出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但很少是出自宗教场合,而是音乐会形式居多 。其实作品自诞生起,已受到多方讚誉 。而贝多芬多次在谈话和信中提到,《庄严弥撒》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而辛德勒则写道:从创作一开始,他(贝多芬)就一脱老朋友印象中的那副精神面貌 。我得承认,此前与此后我都再没见过贝多芬显出1819年时这般超凡脱俗之气 。在不同的指挥棒下,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有不同的样子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没有指挥把它当作宗教作品来表现 。它是一部宏伟的带人声的大型交响曲 。在上个世纪,优秀的唱片一直在出现,托斯卡尼尼、波姆、卡拉扬、加丁纳、赫鲁维格等等,都是最好的版本 。克伦佩勒的录音也可以跻身这个行列 。他这个晚年的录音,指挥的速度更缓慢和庄严,丝毫没有一丝的廉价的感情和糜俗,仿佛是用一块块大理石垒出一座教堂 。可惜,当时的演唱阵容不算最好,也不是在最好状态 。有点可惜了克伦佩勒的指挥 。宗教音乐长久以来就是很多音乐家争论的中心 。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幺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宗教音乐”,究竟宗教音乐是应该回归到16世纪特伦托宗教会议后,帕莱斯特里那那种清澈的弥撒曲模式,还是应浪漫主义的要求,带上更多作曲家个人的色彩 。这反映了宗教音乐的两种侧面,一方面,它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唱词有限定的来源,内容是重演教义,还要带有陶冶教区民众的功能 。另一方面,它又要满足作曲家本人的表达愿望 。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宗教音乐并未因此而贫产 。各个时代都有杰作 。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无疑就是这些杰作中的一部 。它模糊了那两种针锋相对意见之间的界限 。然而《D大调庄严弥撒曲》并不像《第9交响曲》那样被普遍认同,但专家的关注更多是落在了这部弥撒曲上;当中有宗教和政治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们的好奇心,因为人们到现在也弄不清贝多芬真正的宗教态度 。英国着名的音乐评论家托维·唐纳德爵士似乎发现了关键,他说;“贝多芬先是用铺天盖地的神性的荣耀淹没了我们,接着就用他的永誌不忘和随时随地的人性的虚无做出了对应……”《庄严弥撒曲》的群山里到处是宏伟、壮丽的峰峦,且飘逸着灵动的神性,思想家的贝多芬,在其他音乐家们难以启及的高度上对全人类发布出了大灾难的预言 。以上论点均为无神论者观点 。如果没有了解过圣经和贝多芬的信仰背景,那幺以上论点只做参考 。赏析全曲共六部分,除了《慈悲经》使用希腊语外,其他篇章用的是拉丁语 。这部弥撒较之以1807年的《C大调弥撒》显得更宏大 。而贝多芬对歌词的处理显得非常特别 。在《信经》(Credo)中,当音乐进行到歌词“从天堂降临”时,乐声下沉 。而在“飞入天堂”处则显得神采飞扬 。“化为肉身”一句来临时,音乐又显出神秘的色彩 。《圣哉经》里的独奏小提琴如此轻灵飘逸,仿似天使走过[55] 。《庄严弥撒》的题词“出自心灵,但愿它能到达心灵”也成为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铭言 。“全能的父”、“真神”、“从天而降”、“审判活人”、“等待覆活”……贝多芬给这些带有威力的字眼儿定了极高的音调,合唱强烈、严厉而无情,声势浩大的乐队前来助威,形成了有力的共鸣 。在这里,贝多芬用极度紧张的结构,暗示出人类没有尽头的痛苦……《慈悲经》是《庄严弥撒曲》的第一个乐章,也是一个“平常”和“相当平缓”的乐章,具有完美的巴赫式的平衡和莫扎特式优雅的美感,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很精緻 。开宗明义,贝多芬就把“虔诚”和“美”联在了一起,也拉近宗教和艺术的关係 。在第四乐章的《圣哉经》,那儿间或还有一些更彻底“宁静”的小段值得注意;那几乎是“神秘”的人格化的、自然而然的、非宗教化的、近乎是无忧无虑、漫无意识的颂讚……那又是贝多芬随意的絮语、无对象的倾谈,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或是一个睡熟了的孩子,唠唠叨叨地唠叨了好大一段…… 然而他终究是这样写了……灵魂的纯净、品性的无伪,竟然在这种“神圣”的体裁里和这种“庄严”的政治场合上任意的恣肆、一览无余 。开头是一反常态的“飘逸”,后面就埋伏着相反的东西———贝多芬的习惯———率性外表下面的对比原则;只是在《庄严弥撒曲 》里,这种对比表现得越发强烈 。先是“简明”———简明在第三乐章的《信经》里达到了极致 。在“我相信圣灵”这几条基础的基督教信条里,有37个词,在“快,但不过分”的短短的22个小节里急速地飞掠了过去 。大部分的词,独唱者只唱了一遍,合唱只是在背景里简单地一次又一次地大声疾呼:“我相信、我相信……”贝多芬就用这种匆匆的阵风和骤雨来表达人类对“信念”的诉求 。在今天,在深度的发掘之下,我们看到了“无常”的贝多芬在“自由”变化的外表下面总是牢牢掌握着一条强而有力的逻辑线,晚年的贝多芬更偏爱稳定、有序的赋格形式以抒发内心恬静的感恩心情,他善用这种可以无限、扩展、变化不尽的原本比较程式化的曲式,他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地调配理性或是感情,或是用它神游一次天国、做一个梦……“简明”,第四乐章《圣哉经》的开头部分仍旧是简明的,然而,这是贝多芬不加修饰的“自然”情感;这段刻意的“谦卑”置“神圣的荣耀”于不顾……平静、单纯 。当3个行色匆匆的短句通过去之后,音乐悄悄地溜进了一个纯乐队的“乐章”;当“圣哉”再一次唤起的时候,音调就在贝多芬定名为《前奏曲》的管风琴声里低了下来 。这是一段克尔曼称之为“即兴曲”的管风琴曲;蜿蜒舒缓、自然流畅,像溪流一样平静、肃穆、虔诚,带有一丝的“神秘”……贝多芬对钢琴和弦乐器有明显的关注,有别于亨德尔之爱用号和巴赫喜欢管风琴;也不同于海顿和莫扎特,他们似乎更喜欢管乐器的音型……但我们不知道,为什幺一个最有力量的人会偏爱这种敏感、纤细的声音?是听觉的迟钝使心灵更加敏感,还是这声音更贴近个人的、“隐私性”的宗教情感? 于是,这把意尤未尽的提琴,就引出了一支极其冗长、絮烦的、18世纪中期歌剧的“咏叹调”来 。专辑《D大调庄严弥撒》名称:庄严弥撒作曲家 : 贝多芬演出者 : 索德丝特莲、霍夫根/演唱爱乐合唱团指挥 : 克伦培勒乐团 : 新爱乐管弦乐团发行公司 : EMI唱片编号 : CMS 7695382没有人可以否认,贝多芬笔下的「庄严」,与克伦培勒棒下的「厚重」,配在一起竟然是这幺对味!再有不会有第二个版本能够与之抗衡 。虽然卡拉扬、贝姆、伯恩斯坦的版本也有相当高的评价,但是克伦培勒无疑在深层的气质上更能捕捉贝多芬的意图 。演唱者之中,以年轻的索德丝特莲最为杰出 。补白的合唱幻想曲录于不同时间,但是成绩同样优秀 。这张碟是EMI的百大名盘之一,于1965年10月录音,音质非常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