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 敖包


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 敖包

文章插图
敖包(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敖包是蒙古语 , 意即"堆子"  ,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 , 意为木、石、土堆 。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 。旧时遍布蒙古各地 , 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 , 也有用树枝垒成的 , 今数量已大减 。
【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 敖包】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誌 , 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 。
基本介绍中文名:敖包
外文名:овоо(西里尔蒙文)
相似物:玛尼堆
又名:鄂博、脑包
实质:石头堆
流行地区:蒙古高原
最初作用: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誌
现在作用: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
用途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 。在古代 , 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 , 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 。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 。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 。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 。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 , 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 。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係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 , 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 。蔑尔乞特人远去 , 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 , 保住了我的性命 , 我将每天祭祀 , 每日祝祷 , 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 。说完 , 即“挂其带于颈 , 悬其冠于腕 , 以手椎膺 , 对日九拜 , 酒奠而祷 。”元代 , 忽必烈曾制典 , 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 , 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 。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 , 民众就“垒石像山 , 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 。这种山只是“像山” , 不是自然的山 , 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 , 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 , 象徵神在其位 , 世袭传颂 。“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 , 也有用土堆起来的 。外围12个小堆 , 围绕中间 , 1个堆构成的大“敖包”最多 , 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 , 一般呈圆形 , 顶端插有柳条等 , 形似烽火台 。最初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 。人们每逢外出远行 , 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 , 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 , 祈祷平安 。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 , 然后跨马上路 。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 , 到了清朝时期 , 有了以部落为单位 , 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 。祭祀一般都在旧曆五月中旬举行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 , 是蒙古语的音译 , 汉意是“石堆”或“鼓包” , 意思是“堆子” 。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 , 没有可以指路的标识 , 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 , 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 , 作为路标和界标 , 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 。后来 , 有鑒于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徵 , 祭山祈年 , 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 , 便“垒石为山 , 视之为神” , 以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于是敖包又成为天和神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