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 敖包( 二 )


蒙古高原上的标誌物 敖包

文章插图
敖包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 , 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 , 形状多为圆锥体 , 高达数丈 。从远处看 , 真好像一座座尖塔 , 傲视苍穹 。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称 , 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 。过去 , 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 , 富裕的人家还有自己的“家敖包” 。敖包的数目不尽相等 , 有的是单独一个 , 有的是7个或13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 。人们出门远行 , 凡路过敖包 , 都要下马参拜 , 祈祷平安 , 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 , 以求吉祥 。起源敖包 , 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誌 , 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 , 无山河又为识别者 , 以石志 , 名曰:“鄂博” 。此后 , 在蒙古族中又演变为神物 , 即使在寻常的旅途中 , 路经敖包都要下马膜拜 。清人祁韵士诗云:“告虔祝庇雪和风 , 石畔施捨庙祀同 。塞远天空望无际 , 行人膜拜过残丛 。”传说关于“敖包”的来由 , 有很多美好的传说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关于“红格尔敖包”的传说 , 就是其中的一个 。传说有一个蒙古族牧民的母亲得了重病 , 无法医治 。这个牧民便徒步赶往圣山五台山 , 烧香拜佛 。他一步一磕头 , 表现得十分诚心诚意 。他走啊 , 磕啊 , 昼夜兼程 , 风餐露宿 , 到达五台山的那一天 , 已经气息奄奄 。但他还是咬着牙 , 边爬边磕头 , 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性命安危 。等到了圣山殿堂 , 他刚刚烧完香拜过佛 , 就一头栽倒在地 , 人事不知了 。五台山有一座神奇的敖包 , 对这个远道而来的蒙古人的虔诚之心非常感动 , 便在甦醒之前 , 将佛教信徒的贡品移送到他的面前 。牧民甦醒后 , 认为佛祖真的显灵了 , 老母有救了 , 一下子便坐了起来 。他捨不得多吃 , 将贡品包起来 , 背在身后 , 大踏步地走下山去 。一路上 , 他还是不肯歇息 。当时 , 月黑风高 , 走着走着 , 就迷路了 。正在这时候 , 他的眼前突然一亮 , 一盏明亮的灯在他前面游移 。当时 , 他还不知道这盏灯就是五台山的敖包变化的 。他跟着明灯 , 走啊 , 走啊 , 不两天就回到了希拉穆仁草原 。天快亮的时候 , 在红格尔山包上 , 那盏明灯突然站住不走了 。牧民回到家里 , 老母亲已经完全康复了 。第二天 , 牧民搀扶着母亲 , 来到红格尔山包上 , 用石块垒起一座敖包 , 取名叫做“红格尔敖包” , 让五台山敖包的神灵永远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安家 。这一天 , 是中国的农曆五月十八 。从此以后 , 每年的这一天 , 牧民和他的孩子都来到祭祀红格尔敖包 。关于红格尔敖包 , 在希拉穆仁草原牧民中还有一种传说 。在公元1219年至1224年 , 成吉思汗进行西征 。他的西征军中 , 有郭宝玉、张荣等许多汉族将领 。郭宝玉是唐朝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 , 通天文兵法 , 善于骑射 。在这些汉族将领统帅下的汉兵中 , 对中原人民最尊重的关云长(即关公)无不顶礼膜拜 , 他们每到一地 , 都要在蒙古包前祭上一把关公的大刀 , 以祈求战斗胜利、人马平安 。到了元朝末年顺帝至顺年(公元1333年) , 有一位希拉穆仁当地的牧民 , 得到一把当年祭奠在蒙古包前的关公大刀 。农曆五月十八那一天 , 这位牧民虔诚地将关公大刀扛到红格尔敖包前 , 将它高高祭起 。从那以后 , 每年祭敖包时 , 都要将关公大刀祭在红格尔敖包前 。成因比较统一的说法有五种:一种说法认为 , 敖包是历史上蒙古各部落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 , 也是天葬英灵的地方 , 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 。第二种说法认为 , 各部落打仗的时候 , 都要极力抢占山头 。胜利的一方 , 就把他们战死的将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上 , 用石块将坟墓覆盖 , 以作纪念 。在长期的征战中 , 今天我这一方胜利了 , 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 。明天你那一方胜利了 , 抢占了这座山头 , 也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这里 。这样 , 一来二去 , 石堆下双方牺牲将士的遗体就都埋葬在一起了 。征战双方的任何一方 , 只要重新抢占了这一片草原 , 就要带着各种战利品前来山头上祭奠英灵 。久而久之 , 石块越垒越高 , 人们便把它称之为“敖包” 。第三种说法认为 , 敖包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 。自古以来 , 草原上的牧民靠天养畜 , 逐水草而居 。然而 , 遇到大旱之年 , 到处都缺少牧草 。牧民们便用他们的传统方法 , 在山头上垒起石堆 , 由部落的首领领头 , 在石堆旁边祈祷 , 祭祀上天 , 降雨救灾 。第四种说法认为 , 敖包是远行的商人们用石块垒起来作为马队、驼队的路标用的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们就有这样一种传说 。因为 , 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驼道”必经之地.第五种说法认为 , 敖包是部落作为打仗时传递信息用的 , 与中原地带古战场的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按照有关史学专家的意见 , 敖包大抵分四种类型:一种是用来标明旗(县)、省界的界标;一种是幸福为了镇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设定的;最多的是第三种 , 用来安葬苏木达日嘎(乡一级的长官)、扎萨克(旗长)、英雄、名人、活佛、喇嘛 。第四种是作为道路的标记用的 。清人姚元之写过这样的话:“夷人每出必骑 , 骑必驰骋 。垒小石于山颠 , 谓之鄂博(即今所说“敖包”) , 以志远近 。”总之 , “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 , 象徵着神灵在其位 , 世袭传诵 , 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 。佛教传入以后 , 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 , 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 , 使其进一步被神化 。仪式“敖包”一般是用石头、石块垒起来的 , 但也有用土堆起来的 , 还有用柳树枝条围建的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敖包 , 一般呈圆椎型 , 西部地区呈塔型 。过去 , 比较富裕的人家还有自设的“家敖包” 。外围有12个小堆围绕中间一个大堆而构成的敖包 , 在内蒙古各地比较常见 。中间大的为主体 , 两旁各陪衬六个小的 , 或者按东南西北的方位各陪衬三个小的 。主体敖包的底层中还放置了五金、五穀、五帛、五宝等实物 。敖包大多数都筑在山顶或丘陵上 , 一般呈圆形 , 高约数丈 , 顶端植有柳树枝条或者榆树枝条 , 其形状好似烽火台 , 遥遥望去 , 直入云天 , 显得十分神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在敖包顶上 , 一般都插有三根“玛尼桿” , 挂着部落的旗帜 , 正面紧靠敖包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钢叉 , 包前有石制的贡桌 。敖包的出现 , 在草原上逐渐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人们每逢外出远行 , 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 , 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 , 祈祷一路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加几块石头或者几捧土 , 然后才跨马上路 。牧羊人在放牧时路过这里 , 总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块石头 , 以保佑人畜两旺 。祭祀敖包 , 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祭祀敖包的历史很悠久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岁正月 , 诸长小会单于庭祠 。五月 , 大会龙城 , 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续这种古俗而来 。清朝时期 , 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社会上传播开来 , 才开始有了以部落为单位 , 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 。祭祀一般都是在农曆五月中旬举行 。届时 , 还要请来众多的喇嘛诵经 。祭祀会一般要继续三四天 , 如同过节一样 , 远远近近的牧民 , 无论男女老少 , 都前往参加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 , 也有众多的敖包 。据有关史料记载 , 规模较大的敖包有:距离希拉穆仁镇所在地以北一公里的阿日文敖包、镇南的额尔登敖包、以西25公里的白音查乾敖包、以东15公里的大文公敖包、东北方15公里的希日哈达敖包 。此外 , 还有毛德林敖包、胡雅格图敖包、阿都来敖包、小文公敖包、白音敖包、巴格喜敖包和毛墩敖包 。希拉穆仁(召河)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敖包 , 就是距离镇所在地9.2公里的红格尔敖包 。它是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对外开放最主要的一个敖包 。按照普会寺二百多年的规矩 , 每年农曆五月十三日举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动 , 农曆五月十八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举行规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动 。从政府所在地出发往北 , 一条6米宽的平坦大道直通红格尔山 , 公路两边 , 草场上 , 山坡下 , 星星点点 , 到处是一个个蒙古包群落 , 大大小小的旅游度假浩特(村)让人目不暇接 。到达红格尔山下 , 抬头望去 , 红格尔敖包高高耸立在海拔1690米的红格尔山顶 , 气势宏大 , 庄严肃穆 , 令人肃然起敬 。沿着坡道一直走向上去 , 到了敖包跟前 , 您会看到 , 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敖包 , 分上、中、下三层 , 底层圆周直径15米、高2米 。希拉穆仁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镇政府于公元2001年6月投资18000元将敖包加高加大 , 以便供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和祭祀 。每年的农曆五月初 , 红格尔敖包都要布置得威严肃穆 。敖包顶上的玛尼桿 , 挂着书写有喇嘛教经文的经旗 , 旗为白色绸子製作 。敖包的四角立着4根3米高的三刃钢叉 。从敖包顶部到钢叉顶部 , 一根根绳子上 , 五颜六色的绸缎布条和纸条耀人眼目 。敖包的正面(南面) , 安放着一把巨大的、明晃晃的钢刀 , 用马鬃和绸缎做成的缨穗随风飘舞 , 用各种色彩绸缎製作的禄马风旗迎风招展 。石制的贡桌早已擦洗得乾乾净净 。一切都已就绪 , 单等着五月十八那天的到来相传“禄马风旗”来源于成吉思汗的军旗 。当年 , 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 , 军队的军旗是天蓝色的 , 旗面上绣着一匹奔腾如飞的黑骏马 。军队打到 , 就把军旗举到那里 。晚上宿营 , 将军旗竖在营账前面 。后来 , 成吉思汗远征西夏 , 殁于疆场 , 这旗帜便立于他的灵帐门前 。蒙古人争相仿製 , 成为风俗 。一直到今天 , 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门前 , 大都有一泥台 , 埋着一根高高的桿子 , 桿顶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钢叉 , 这就是“玛尼桿” 。一般都在桿上系长方形的旗帜 , 旗中画有一匹奔马 , 形体较大 , 旗的四角用狮、虎、龙、凤作为陪衬 , 这就是“禄马风旗” 。蒙古语称之为“嘿毛利” , 意思是“命运之马” 。“禄马风旗”是表示蒙古民族兴旺和尊严的标誌 。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 , 对禄马风旗作了一些改动 , 变原来的一根桿为两根柱子 , 中间拉一条绳子 , 禄马风旗挂在绳上 , 而且一般都是红、黄、蓝、白、绿五面旗帜 , 代表天地万物的颜色 , 此外还增添了七珍、八宝、二十八宿等等 。基本图案没有改变 , 只是更加气魄了 。蒙古人家逢年过节 , 娶妻生子 , 都要更新禄马 。打仗、出门、祭祀之前 , 都要先供奉禄马 。户主以上的人去世 , 要下降禄马风旗以致哀 。任凭再好的朋友 , 也不能骑马从禄马风旗下通过 。搭建方法敖包在牧民心目中 , 象徵神在其位 , 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 , 在古代比较简单 。由萨满宣布 , 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 , 作为自己的所在地 。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 , 举行若干圣化仪式 , 就算建成了敖包 。这是一种土殿堂 , 每年一定时期 , 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 , 祈祷牲畜发展 , 人丁兴旺 。礼毕 , 人们围坐在一起 , 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 , 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祭敖包 , 先举行赛马 , 然后摆上供物 , 由喇嘛念经行祭 , 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 。事毕 , 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敖包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 , 用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 , 上面挂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 。敖包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 , 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 , 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 , 其顶尖 , 颠立方角蒙经旗 , 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 , 粮食五种 , 银数钱 , 每年必一祭 。"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 , 悬帛以致祷 , 报赛则植木表 , 谓之"鄂博" , 过者无敢犯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敖包均有名称 , 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 。敖包多设于山丘之上 , 或水泉边 , 多数用石块堆成 , 一般呈圆形 , 顶端围有柳条圈 。在蒙古族心目中 , 敖包象徵山神 , 外出远行 , 遇敖包必下马参拜 , 祈祷平安 , 并随手拣石添上 。种类蒙古族敖包种类繁多 。按不同的分类标準可分为:成年人崇拜的敖包 , 专供男人祭祀的敖包 , 专供女人祭祀的敖包;地区性集会的盟级敖包(楚古拉乾敖包) , 旗级敖包(和硕敖包) , 苏木级敖包(苏木敖包);归一屯所有或归数屯所有乃至归一家私有的敖包 , 等等 。从敖包的组成数目上看 , 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 , 有的则是敖包群 。敖包的形式 , 大体一样 , 即在土堆圆坛上堆积石头为台 , 台基上分成大、中、小3层 , 重叠呈圆锥体 , 约10余丈 , 形似烽火台 , 遥远望之又如尖塔 , 直插云霄 。敖包数目不等 , 有的是单独1个 , 有的成群 , 7个并列 , 中间大的为主体 , 两旁各陪3个;有的1个大敖包居中 , 东、西、南`北各陪衬3个小敖包 , 成为13个小敖包群 。布基鄂博这类敖包 , 包括山岗敖包、道路敖包、隘口敖包、滩中敖包、崖畔敖包等等 。《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记曰:"游牧交界之所 , 无山河为标识 , 则垒石为包 , 曰鄂博 。今称敖包 。"蒙古的祖先 , 素来就是"行则车为室 , 止则毡为庐"的游牧民族 , 生活在辽阔无际的草原、沙漠、戈壁、丘陵中 。为了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 便在山顶、水边、路旁等一切显眼的地方 , 垒起各种各样的石堆作为方向的标誌 , 以便寻找和呼唤 。这对畜牧、狩猎、军事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起初并不一定是疆界的标誌 , 后来也不是所有的敖包都作了"界碑" 。不过因为它们都是作为标誌建立的 , 如果位于边界一带 , 便很自然地成为两个苏木、两个旗、两个盟、甚至两国的分界线 。清代蒙古人松筠的诗"萨布(蒙语边界的意思)基鄂博 , 酌规以平治" , 就是很好的概括 。在《绥远通志稿》上 , 就记载着土默特旗有"官祭"敖包之俗:"官鄂博多在本旗边境与他旗分界之山巅或原隰诸处 , 昔为本旗之最大祀典" 。届时旗里的行政长官都要参加 , "名为祭祀 , 实寓有巡视所部与勘正疆界之意 。"在鄂尔多斯也有类似的风俗 , 在《成吉思汗祭奠》一书中 , 就记着"祭礼在七眼井南岗的两个敖包上进行以后 , 杭锦、鄂托克两旗的王爷要朝北走去 , 划出两旗的边界线 。"清朝晚期以后 , 甚至出现了专为确定边界而建立敖包的情况 。比如乌审旗的德力格尔敖包 , 就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 哈日梅林为了阻止王爷放地 , 专门建立在内蒙古和陕西边界上的 。祭奠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血祭 , 即宰杀壮牛肥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灵 。二是洒祭 , 就是“洒注礼” , 即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 。到了近代 , 还增加了白酒、点心等祭物 。三是火祭 , 即在敖包前堆乾树枝或乾牛马羊粪点燃 , 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 , 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 , 把全羊投入火堆里 。火烧得越旺越好 , 因为这象徵家族各业兴旺 。除祭祀礼俗外 , 由敖包祭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礼俗 。现代蒙古族人祭祀敖包 , 实质上就是传统祭祀神灵赐福消灾习俗的传承 。敖包一般由土石与树枝组成 。敖包之所以多数选择石头和树枝建筑 , 是与蒙古族的崇石、崇树的习俗密不可分的 。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话传说 。将石头与生命联繫在一起 , 这说明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崇石的习俗 。蒙古族先民还崇拜各种树木 , 特别是崇拜那种树干挺拔、绿荫葱郁的大树 。关于祭敖包的时间 , 一般选择在农曆五月或七月 。每年农曆五月 , 绿草遍野 , 燕子北归 , 本旗蒙古族开始祭敖包活动 。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 , 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 , 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阿木苏”、糕点等供品 , 正面桌上摆放全羊 。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 , 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 , 敬酒 , 献哈达 , 唱祭歌 , 并请喇嘛念太平经 。此时 , 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 , 三拜九叩 , 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 , 五畜兴旺 , 无灾无病 , 万事吉利” 。祭奠仪式完毕 , 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 。同时开始游戏 , 主要项目为“男子三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祭敖包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牧人在举行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后 , 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 , 并开怀畅饮 , 尽兴狂欢 。其间 , 老年人要取出圣水给畜群洒注;青年男女往往藉此溜出 , 登山游玩 , 相互追逐 , 谈情说爱 , 约订终身 。着名的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中所唱的 , 就是这种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 。祭敖包不仅包括敖包 , 还含有其祭地、祭山岳等内容 。《西哉水道记》载 , 木素尔岭“準噶尔于其地树幡诵经致祭” 。显然具有自然崇拜的性质 。敖包是萨满教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 。敖包神被视为氏族保护神 , 祭敖包为重要祭祀仪式 , 于每年夏曆六、七月间举行 , 供奉羊、酒、乳酪 , 点火、焚香 , 由萨满跳神后 , 参加者将祭品分食 。鄂温克等族也有类似的祭敖包仪式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 , 萨满跳神一般已改为喇嘛念经 , 祭敖包不再是纯粹的萨满教的祭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