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猪屎豆属 野百合


豆科猪屎豆属 野百合

文章插图
野百合(豆科猪屎豆属)【豆科猪屎豆属 野百合】直立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单株或茎上分枝,被紧贴粗糙的长柔毛 。托叶线形,宽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端渐尖,长3-8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丝质短柔毛;叶柄近无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野百合
拉丁学名: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别称:农吉利(中草药学),紫花野百合,倒挂山芝麻、羊屎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猪屎豆族
属:猪屎豆属
组:唇萼组
系:圆柱果系
形态特徵植株直立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单株或茎上分枝,被紧贴粗糙的长柔毛 。叶托叶线形,长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端渐尖,长3-8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丝质短柔毛;叶柄近无 。花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密生枝顶形似头状,亦有叶腋生出单花,花1—多数;苞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小苞片与苞片同形,成对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萼二唇形,长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萼齿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包被萼内,旗瓣长圆形,长7-10毫米,宽4-7毫米,先端钝或凹,基部具胼胝体二枚,翼瓣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约与旗瓣等长,龙骨瓣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子房无柄 。果荚果短圆柱形,长约10毫米,苞被萼内,下垂紧贴于枝,秃净无毛;种子10-15颗 。花果期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长环境生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海拔70-1500米 。分布範围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分布到中南半岛、南亚、太平洋诸岛及朝鲜、日本等地区 。本种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药用价值本种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破血除瘀等效用,治风湿麻痹,跌打损伤、疮毒,癣疥等症 。抗癌同大猪屎豆 。简介别名:狗铃草、响铃草主治: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 。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 。外用:捣敷 。功能主治1.抗癌作用野百合硷对小鼠肉瘤-180、白血病L615、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24小时开始治疗),其中以对瓦克癌-256疗效最为显着 。另有报告,对S37抑制率为54~75% 。如在野百合硷母核氮原子上引入氧原子,毒性可降低,但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亦随之降低 。临床试用于皮肤癌及子宫癌有较好的疗效,对白血病亦有一定效果 。此生物硷为双稠吡咯啶类,其抗癌作用与烷化剂相似 。2.排泄周期野百合硷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都很快出现于血液中,口服者虽吸收快,但吸收峰低,一次给药后经72小时尚能测出野百合硷及其代谢物,说明有明显的蓄积性,主要积聚于肝、肺、肾 。主要排泄途径为尿,72小时尿中排出量为8.34~17.01%,粪便中未能检出 。癌症病员用药过程中或停药22~90天后,在尿中仍不断排出 。利尿剂可促进其排泄 。3、其它作用野百合硷对麻醉狗有持久和显着的降低血压作用,并能抑制离体兔心,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兔、豚鼠的迴肠,大白鼠和豚鼠的子宫,狗气管链),这些作用不因阿托品而减弱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农吉利(《全展选编·肿瘤》) 。【来源】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 。夏、秋季採集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杂草中 。分布东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 。【化学成份】含有7种生物硷,其中含量较多者有农吉利乙素、农吉利丙素及农吉利甲素(野百合硷) 。甲素含量在全草中约0.02%,种子中约0.4% 。临床价值1.治疗恶性肿瘤各地所用的製剂、方法,以临床疗效均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