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钝化膜【钝化膜】钝化定义为在氧化条件下通过强阳极极化使得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保护层达到了阻碍腐蚀的一种状态,这就是钝化 。金属表面的薄膜就是钝化膜 。一些金属或合金在活化电位处或者在弱阳极极化情况下出现一层简单阻碍层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根据钝化的定义这种情况不属于钝化 。钝化膜结构非常薄,厚度测量在1~10 nm之间 。
基本介绍中文名:钝化膜
外文名:passivating film
反应条件:氧化条件
原理:电化学钝化
作用:防腐
学科:金属材料
钝化现象由于阳极反应受到阻碍而使金属耐腐蚀性能提高,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有化学钝化和电化学钝化 。化学钝化是指金属表面因化学作用生成某些极薄的 “保护膜”使金属本身与外界介质隔绝,不再受到腐蚀 。例如,铝在空气中氧化生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铁经浓硝酸或其他一些强氧化剂处理都可钝化 。金属钝化后,电极电势向正的方向移动 。用电化学方法也可以使金属钝化,把金属作为阳极,加上适当电压,阳极电势就向正的方向移动,如同时记录其电流变化,即可得到阳极极化曲线(如下图) 。在曲线AB段上金属出现正常的阳极溶解;当电势达到B点时,由于在金属表面上开始形成钝化膜(一般是氧化膜或氧的吸附层,金属溶解速度随电位变正很快减小 。如BC段,称为阳极钝化 。B点对应的电位称为钝化电位,对应的电流称为钝化电流; 在CD段上电极处于稳定的钝态,金属停止溶解;在DE段上电流再度随电位变正而增大,电极上又发生了氧化过程,通常称为超钝化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金属以高价态溶解或发生了其他的阳极反应,例如,氧的析出,用电化学钝化使金属得到保护的方法叫阳极保护 。
文章插图
钝化膜理论金属钝化是一种界面现象,因为它没有改变金属本身的性能,只是使金属表面在介质中的稳定性发生变化 。金属由活性状态转变为钝态是一个比较複杂的过程,因此人们对钝化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 。直到现在为此还没有很完整的理论来说明所有的钝化现象 。下面扼要介绍目前认为能较满意地解释大部分实验事实的两种理论,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成相膜理论又称薄膜理论 。关于钝化了的金属表面有一层薄的保护膜的假说很早就提出来了 。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引起人们长时间的争论 。后来有人首先通过实验发现钝化金属表面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改变了,以后又藉助化学和电化学腐蚀方法将这层肉眼看不见的薄膜从金属表面上分离了下来 。选用适当的溶剂可单独溶去基底金属而留下钝化膜,列如使用I2-KI甲醇溶液便可分离出钝化膜 。至此,成相膜理论才逐渐为大家所接受 。近年来,运用X光衍射仪、椭圆偏振仪、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仪等表面测试仪器对钝化膜的成分、结构、厚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成相膜理论认为,当钝化金属阳极溶解时,可以在其表面生成一层緻密的、覆盖性良好的固体产物薄膜 。这层保护膜构成独立的固相,从而将金属表面与介质机械地隔开,阻碍阳极过程进行,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 。钝化膜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例如铁的钝化膜是γ-Fe2O3、γ-FeOOH,铝的钝化膜是无孔的γ-Al2O3,覆盖在它上面的是多孔的β-Al2O3 。除此之外,有些钝化膜是金属难溶盐组成的,如铅在硫酸中生成硫酸铅膜,铁在氢氟酸中生成氟化铁膜 。铬酸盐、硅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对金属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现在已能用光学方法和电化学方法测出不少金属钝化膜的厚度 。钝化膜的厚度一般在25~30?,碳钢约为90~100?,不鏽钢为9~10? 。不鏽钢的钝化膜最薄,但最緻密,保护作用最好 。金属铝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钝化膜厚度为20~30?,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成相膜从其电化学性质来说可以分成两类:电子导体与非电子导体 。电子导体膜虽能阻止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但其他依靠电子来实现两相间的电荷迁移过程的电极反应仍可以进行 。非电子导体膜不仅使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难以进行,而且其他的电极反应也难进行 。但是当这层膜非常薄时(厚度小于?),电子可藉助隧道效应通过膜,从而具有电子导体的性质 。所以,不管那一种情况,金属达到钝态后电极反应并未完全停止,仅仅是溶解速度大幅度降低 。钝态金属上氧化膜的厚度随着电极电位正移而增厚,从椭圆偏振技术研究中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种结果 。在临近活化电位EF时饨化膜是最薄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金属/氧化物界面上存在着机械应力,则很容易引起钝化膜破裂,形成缺陷 。当在金属表面形成了初始钝化膜后,膜的继续生长和金属的溶解过程都是透过完整的膜实现的 。由于膜的两侧电位相差十分之几至几V,膜又极薄,故膜内电场非常高,可达到106~107V/cm 。在这样强的电场作用下金属离子通过膜迁移到膜/溶液界面上,与阴离子O发生作用,或者是阴离子通过膜向金属/膜界面迁移 。综上所述,成相膜理论认为为了实现稳定的钝态,钝化膜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钝化膜必须将整个金属表面遮盖起来 。(2) 钝化膜各处是均匀的,而且与金属本体结合很牢固 。吸附理论吸附理论却认为薄膜的机械覆盖保护作用在金属钝化中并不起主要作用 。金属建立钝态时常常不需要在其表面上有可以分离的形成单独相的固体产物膜,而只要在表面上生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就够了 。甚至只要部分表面有氧吸附层也可达到钝态,如Pt在HCl中只要有6%的表面充氧,就能使铂的溶解速度降至1/4,若有12%的铂表面充氧,则其溶解速度会降低16倍之多 。因此,金属钝化是由于表面生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改变了金属/溶液界面的结构,并使阳极活化能显着提高的缘故 。也就是说,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表面本身的反应能力降低,而不是膜的机械隔离作用 。该理论首先由德国人塔曼(Tamman)提出,后为尤利格(Uhlig)教授等加以发展 。吸附理论的主要实验依据是测量界面电容的结果 。测量界面电容是揭示界面上是否存在成相膜的有效方法 。若界面上生成了哪怕是很薄的膜,其界面电容也要比自由表面上双电层电容的数值小得多 。但测量结果表明,在Cr18Ni9Ti不鏽钢表面上,金属发生钝化后界面电容变化不大,它表示钝化金属表面并不存在成相氧化膜 。另外,测量实现钝化所需电量的结果也表明,所需电量远不足以生成氧的单分子吸附层,即在金属表面上根本不需要形成一个单分子层的氧就可引起极强的钝化作用 。这种理论认为,只要在最活泼的,最先溶解的表面区域上(例如金属晶格的顶角或边缘或者在晶格的缺陷、畸变处)吸附着氧单分子层,便能抑制溶解过程,使金属钝化 。在金属表面吸附的含氧粒子究竟是哪一种,这要由腐蚀体系中的介质条件来决定,可能是OH离子,也可能是OH离子,更多的人认为可能是氧原子 。有人假设吸附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当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其表面原子几乎完全被吸附水分子覆盖,并在表面电荷作用下水的偶极子作定向排布(见图1) 。若金属表面荷正电,则水偶极子中氧端朝向金属 。当金属电位足够高时,被吸附水分子将质子传递给邻近分子,形成一个氧离子O化学吸附单层 。然后,金属晶格上的正离子进入O离子间的位置,产生牢固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单分子氧化膜,又称吸附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