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 五 )


景教

文章插图
景教造像宣教策略上层路线景教初入中华 , 便与统治阶层发生了密切关係 , 体会到了获得皇室好感与支持的重要性 , 将上层路线作为传教的方针 , 尽心为皇室效力 , 竭力讨皇帝的欢心 , 进贡各种奇巧珍玩 。这样的依附策略虽有其必要性 , 但超越一定限度就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 一旦失宠于某个皇帝 , 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其次 , 该教的圣职人员几乎完全是外来传教士 , 信徒也以来自西域及中亚的人为主体 , 如何让中国人理解并接受福音尚处于起步阶段 , 所译经文词句难懂 , 仅适合士大夫阶层阅读 。信仰先河唐代儒释道三教鼎立 , 景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和生存 , 便极力顺应 , 进行本色化的努力 。景教在教义叙述中採用了道家所常用的语句 , 如以道家之“天尊”称基督教之“天主”(《序听迷诗所经》);形容其“真主无元 , 湛寂常然”(《老子道德经》“湛常存”);“鼓玄风而生二气”;“浑元之性 , 虚而不盈”(“道沖 , 而用之久不盈”);而信徒应“无欲无为” , “能清能静”(《志玄安乐经》) 。至于报出家门之“真常之道 , 妙而难名 , 功用昭彰 , 强称景教” , 就完全是《老子道德经》“道常无名” , “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寂漠!独立不改 , 周行不殆 ,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 字之曰道 , 吾强为之名曰大”的语气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称:“宗周德丧 , 青架西升 。巨唐道光 , 景风东扇”;分明是说老子于周朝末年骑青牛西行的故事 , 而盛唐景教东来 , 则含有老子之教再兴之意 。来华的景教士不但附会道家之言 , 更藉助于当时极为兴盛的佛教的术语:妙有、慈航、世尊、僧、大德、法王、慈恩、功德、大施主、救度无边、普救度等 。景教典籍也多模仿佛经形式 , 用语也多与佛经相仿;并以“佛”代称“天主”、将希伯来文之Eldhjm 译作梵文之阿罗诃A-rhat ;且景教人物的汉译多称为“僧” , 如僧景净、僧业利、僧行通、僧灵宝;约翰译为瑜罕难法王、路加译为卢伽法王、马可译为摩矩辞法王、摩西译为牟世法王 。此外 , 作景教碑文的景净也曾参与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 。另外 , 景教在中国还非常强调儒家思想之忠孝二道 。景教碑极力宣扬帝王功德 , 讚美唐太宗“赫赫文皇 , 道冠前王”;讚美高宗“人有康乐 , 物无灾苦”;玄宗“皇图璀灿 , 率土高敬”;肃宗“止沸定尘 , 造我区夏”;代宗“德合天地 , 开贷生成”;德宗“武肃四溟 , 文清万域” 。并大力提倡上层宣教路线:“道非圣不弘 , 圣非道不大 , 道圣符契 , 天下文明” 。“帝王从圣教 , 上行下效 , 而异端邪说 , 不能而阻之也” 。还宣称讽颂景教《志玄安乐经》能够安邦定国:“行吾此经 , 能为君王安护境界 , 譬如高山 , 上有大火 , 一切国人无不睹者 , 君王尊贵 , 如彼高山 , 吾经利益 , 同于大火 。”另 , 该教从敬畏神顺势又导引出忠君孝亲即尊君事亲思想:“为此普天在地 , 并是父母行据 。此圣上皆是神生 , 今生虽有父母见存 , 众生有智计 , 合怕天尊 , 又圣上 , 并怕父母 。”;“众生若怕天尊 , 亦合怕惧圣上”;“先事天尊 , 第二事圣上 , 第三事父母”(《序听迷诗所经》) 。为了顺应中国国情 , 景教甚至开了祖先崇拜的先河 , 其碑文称:“七时礼讚 , 大庇存亡” 。既为生者祈求息灾延命 , 又为死者祈求冥福 。遗址文物福建泉州出土大批景教文物:1619年义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在泉州发现景教碑 。1940年泉州出土汉文、叙利亚文也里可温碑 。1941年泉州出土回纥文景教徒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