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 苹婆


苹婆 苹婆

文章插图
苹婆(苹婆)苹婆(学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绿乔木,又称“凤眼果”,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无花冠,花萼粉红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面暗红色,内面漆黑色 。
【苹婆 苹婆】种子可供食用,种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 。原产于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广东以南常植栽为庭院树,木材轻韧,可制器具 。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若没有便会用假苹婆果实代替 。由于苹婆年产量少,加上祭祀习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种植的果园,只有零星种植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苹婆
拉丁学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别称:凤眼果
二名法:Sterculia nobili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锦葵目
科:梧桐科
属:苹婆属
种:苹婆
分布区域:中国南部和苏门答腊
形态特徵乔木,树皮褐黑色,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 。叶薄革质,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浑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3.5厘米,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长达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长约10毫米,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顶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 。蓇葖果鲜红色,厚革质,矩圆状卵形,长约5厘米,宽约2-3厘米,顶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个;种子椭圆形或矩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厘米 。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 。生长环境喜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的土壤,且耐荫蔽 。喜温暖湿润气候 。分布範围产广东、广西的南部、福建东南部、云南南部和台湾 。广州附近和珠江三角洲多有栽培 。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多为人工栽培 。繁殖方法苹婆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高压繁殖、根櫱繁殖和播种育苗法 。扦插繁殖苹婆的枝条生根容易,多用扦插繁殖,半木质化枝条、木质化枝条甚至老枝均可扦插成活 。一般选用2~3a木质化枝条,插条剪成约15cm,春秋两季扦插于苗床 。为了提高成活率,也可作生根激素处理,扦插入土约3cm 。只要保持好空气及土壤的湿度,1个月左右即可髮根 。播种育苗播种育苗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 。当瞢荚果成熟开裂时,及时取出种子,即采即播,避免暴晒脱水 。沙床湿度不 能太湿,沙的湿度以手抓成团,指缝无水滴 为宜 。播种前沙床和种子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灭菌处理,用点播法播种 。播种后注意要遮荫保湿,7d后可 出芽,第二年春植株可达20~40cm,3~4月便可移栽。栽培技术定植以春季为宜,株行距为4米×5米较适宜,亩植33株 。挖穴大小为80厘米×80厘米×60厘米 。以有机质肥料为主,结合少量化肥,施下基肥,以促进苗株早生快发,早投产 。田间管理苹婆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速生 。虽然在瘠薄及沙砾土中均能生长良好,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最佳 。根据苹婆树的生长习性,其耐涝不耐旱,俗称 “ 晴天芒果,落雨苹婆 ” 。因此,在开花和幼果期,应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到乾旱天气,需对整株树冠喷水,以助开花着果,增加结果数量 。苹婆的栽培非常简单,特别在定植成活成形以后,管理上更为粗放 。苹婆树干萌生能力强,应适当地整形修剪,截去过高主枝桿的上部,促使侧枝的萌发,使整个树型呈椭 圆形,有利于结果和采果 。采果后疏剪过密 的密生枝 、病枯枝、交叉枝、徒长枝和萌孽枝,使树冠 内部通风透光 。病虫防治苹婆树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 、根腐病和木虱危害等,结合冬季施肥,做好园圃的卫生清洁工作,收集病落叶集 中烧毁,可减少侵染来源 。苹婆炭疽病苹婆在温暖多雨的年份多发炭疽病,造成叶枯、易脱落 。防治时首先应注意田园卫生,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发病重的园圃或植株,可在清理园圃的基础上全面喷施1%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 。其次于抽梢展叶期开始或于发病初期开始交替连续喷施4%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苹婆木虱苹婆木虱以成若虫群集刺吸苹婆叶片枝梢汁液为害,致叶片变黄、捲曲,花蕾发育不良,影响结果 。虫子可造成落花,影响坐果 。还分泌大量白色絮状蜡粉和排泄粘质“蜜露”,并诱发烟煤病,更加重危害 。防治时首先结合清园,收集落地虫枝叶烧毁;掌握低龄若虫期喷施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95%灭幼脲水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连喷3~4次,隔7~15天1次 。主要价值食用价值每年7—8月是苹婆的收穫期,鲜种经採摘脱壳后晒乾即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 。苹婆食用部分是其种仁,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红烧等 。用水煮熟后的苹婆种仁,剥去黑色外种皮,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吃食淡或乳白色种仁 。去皮后的种仁质软而色白,犹如1枚小鸟蛋,精緻而美观,风味与板栗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栗更胜一筹 。在广东常用于名莱佳肴的烹饪,如凤眼果焖鸡、凤眼果烧肉等,被列入“岭南名莱” 。苹婆的种子可食,煮熟后味如栗子,惜结实率不高;如能注意选育种,提高结实率,是 一种值得提倡的木本粮食植物 。蓇葖果鲜红,果实可食用 。叶可裹粽 。种子可食,风味仿如树凤梨子、板栗,珠三角来炆肉作菜,味极美 。荚和蜜枣,陈皮煎服可治血痢 。景观价值树冠浓密,叶常绿,树形美观,不易落叶,也是 一种很好的行道树 。药用价值性味甘,温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甘,温 。”②《生草药性备要》:“甘,平 。”功能主治止痢 。主治痢疾 。种子(凤眼果):甘,温 。温胃,杀虫 。用于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果荚(风眼果壳):平,淡 。用于中耳炎,血痢,疝气;外用于痔疮 。壮药:美果囊,美难:根治胃溃疡;树皮治哮喘《桂药编》 。傣药:湾洪(西傣):根茎治胃痛,胃肠炎,痧症,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滇省志》 。湾洪(西傣),蛮呼阿(德傣):根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 。腹泻,红痢《滇药录》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 。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用法用量 果壳0.5~1两,水煎调糖1两服 。选方①治腹中蛔虫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 。水煎服 。②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罗晃子七枚 。煅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 。③治疝痛:罗晃子七个 。酒煎服 。(选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禁忌脾虚便泄者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