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陈潢承诺30年治好水患,看完黄河疯狂史,就知他在吹牛 太原连下雨算历史之最吗

【天下长河:陈潢承诺30年治好水患,看完黄河疯狂史,就知他在吹牛 太原连下雨算历史之最吗】之华说史,史说自话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
历史上黄河每次决口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田园,夺取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在黄河流域的历史上制造了无数的悲剧 。
1、明清以前的黄河水灾西汉武帝时河决瓠子,洪水泛滥所及达16个郡,相当于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历时20余年,“城郭坏沮,稸积飘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 。
成帝时黄河在馆陶和东郡一带决口,洪水泛滥四郡32县,受灾面积达15万余顷,平地水深至3尺,“坏官亭室庐四万所” 。
西汉末年王莽时黄河决口,河南的济、汴之间,洪水泛滥达60余年,西汉以来所修的河堤、水门,“皆在水中”,全遭破坏 。平原地区长期为洪水泛滥游荡,遂使“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木皆立枯,卤不生谷” 。
河汴之间土地大片盐碱化,直到60年后王景治河,理顺了河道,排水条件改善后,才有可能逐渐脱碱,这对淮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
北宋一代河患特别多,如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在滑州城西北天台山旁水溢,接着又于城西南决口,洪水波及澶、濮、郓、济、单等地至徐州与清河合,相当于今豫东、鲁西南地区,受灾达32州县,沿水城市都受水“浸城壁,不没者四板” 。次年六月复决天台山旁,“害如三年而益甚” 。
庆历八年(1048年)后,北宋朝廷内长期有北流、东流之争,河流反复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滚动达80年之久,生灵涂炭 。
其中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分南北清河入海,“凡坏郡县五十五,官亭、民舍数万,田三万余顷”;正溜夺南清河(即泗水)入淮,流经徐州城下,水深达二丈八尺 。
当时知徐州的苏轼有诗云:

“岁严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 。”
可见洪水没入城内,而且全城被淹 。
大观二年(1108年)秋,黄河北决,整个巨鹿县被淹,成了东方庞贝城 。
金元时期河患频繁,且极混乱,长期多股分流,主要发生在河淮间,淮北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实始于此时 。
最严重的是至正四年(1344年)一次,河决曹县白茅堤,今鲁西北、淮北地区以及会通河、北清河沿线州县全遭水患 。
当时有人写下了反映这次灾情的诗句,其中有“季来河流失故道,垫溺村墟决城堡,人家坟墓无处寻,千里放船行树杪”,可见灾情之严重 。
2、靳辅治河以前的黄河水灾明代河患更甚 。
景泰三年(1452年)六月河水北决,冲溃沙湾,会通河受阻,排水不畅,从徐州至济宁间,平地水高一丈,沿河民居皆圯 。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黄河决破开封土城,于是筑砖城以御之 。越三日,砖城亦溃,洪水入城,水深丈余 。周王府后宫及官民乘筏以避 。城中死者无算 。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开封城,明河南巡抚高名衡扒开城北河堤,企图水淹起义军,结果洪水没入开封城,城内37.8万多居民,被淹死者达34万人 。
进入清代,黄河决口后造成的洪涝灾害,有增无减 。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1736~1911年(乾隆元年至宣统三年)间部分“宫中”、“朱批”及“军机处录副”整编的《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所反映的清代176年在黄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总计有3407县次(其中上游区738县次,中游区1398县次,下游区1271县次) 。
在下游地区发生的1271次洪涝灾害,绝大部分是由黄河决溢所造成的,即便不是直接由黄河决溢成,也是因为黄河的决溢改迁,造成平原水系的紊乱、淤废,遇地区降水过多,积水难排而引起的 。